黑龙江网 > 有氧

停不下来的“嗨雪”人生 发布时间:2022-12-04 21:38 来源:黑龙江网

  近年来,除了大众体育的发展,中国体育经济在消费升级、数字文娱和赛事经济的引领下,催生出很多新兴体育业态。飞盘、陆冲、攀岩、滑雪、电子竞技等不断涌现,健身运动直播、体育娱乐直播开始兴起,体育运动向着多样化、娱乐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对线下社交的强烈愿望也带动“Z世代”城市青年为个性化体育项目买单。在今年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前后,龙江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新兴的运动项目成为年轻群体的首选。年轻一代的习惯和偏好正深刻地推动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不论是“飞盘”的老树新开,还是“陆冲”的迂回前进,既让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也让一些运动项目走入人们的视线。

  为此,黑龙江网特推出全民健身系列专题报道《有氧》,让我们共同走近那些或大众、或小众的健身运动,倡导全民投身健身大潮,拥抱龙江“有氧生活”。

  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黑龙江省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57.8%,位居全国第一。从滑冰、滑雪到冰壶、冰上足球,再到引进冰盘、开展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作为冰雪之乡的黑龙江让人们看到了极具观赏性的冰雪运动。

  而你或许不知道的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冰雪运动先行者,他们见证了黑龙江冰雪运动越发具有开放性、融合性,也演绎着停不下来的“嗨雪”人生。

  他把滑雪经历抒写下来,将“情话”一一倾诉给无边无际的雪山和脚下的雪板。

  2000年,因工作原因,姜一海参加了一次滑雪培训,短暂的培训包含了专业化的指导,让他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姜一海便踏上了“嗨雪”之路。

  从滑雪爱好者到资深滑雪运动者,姜一海对滑雪的爱一发不可收拾。他乐于挑战自己,尤其酷爱滑野雪。“滑的时候,那种刺激惊险的感觉非常过瘾。

  多年的滑雪经验,让姜一海对雪场的运营模式和发展前景有了自己的认识。他担任黑龙江省滑雪协会副主席,编写了《旅游滑雪场管理》。还参与了国家旅游局委托黑龙江旅游局的《旅游滑雪场等级划分》起草工作,任专家组副组长。姜一海说,这是国家对黑龙江冰雪旅游工作的认可,是家乡的骄傲。

  姜一海还把滑雪的感受和对雪的赞美转化成诗句,出版了个人诗集《雪花集》《雪板上的吟唱》,收录近300首滑雪诗,被誉为“滑雪诗人”。

  他的诗优美、豪迈、洒脱,在“雪友”中广为流传。一位福建的雪具制造商把他的诗印在雪板上,作为文创展品展览,还把印有“世事苍茫一板雪,人生起伏两仗间”的雪板赠送给姜一海。“他很有趣,怕我会向他要版权费。”姜一海笑了笑说,“但我觉得,这是宣传我们冰雪文化的好事,也是我的荣幸。

  坚持和分享,一定是冰雪运动令人着迷的原因。

  今年71岁的鞠殿臣,有着许多同龄人没有的精气神儿,健康的皮肤上是风和阳光留下的痕迹,渗透着饱满的活力。能保持这种体魄,离不开鞠殿臣常年的运动习惯。

右一为鞠殿臣

  2009年开始滑雪,2011年学习滑翔伞、动力伞,鞠殿臣的退休生活一直充满着刺激与挑战。

  有一天,鞠殿臣偶遇了正在玩风筝滑雪的曲锡海、曲锡涛兄弟,看着他们脚踩雪板、用风筝借力,鞠殿臣觉得这项运动很酷,便找他们学习。当时已经66岁的他,还背着家人买了全套设备。

鞠殿臣和教练

  学习风筝滑雪的过程不算顺利。“兄弟俩教得很用心,但这项运动最主要的是学会控风,确实有难度。”鞠殿臣说。为了熟练掌握“控风”这项核心技术,他专门到海南学习了一个月的风筝冲浪,在海浪中在烈日下,年近70岁的鞠殿臣着实遭了把罪。

  即便这样,鞠殿臣还是对风筝滑雪有着别样的“偏心”。他会在家等“时机”,通过观察对岸烟囱冒出的烟判断风向和风力,以此规划自己的行程。他会因为“封江”而兴奋不已,如果再下一场厚厚的雪,更是好不惬意。

  年龄并不能阻碍鞠殿臣对风筝滑雪的热爱,伤病也是。有一次,他受邀到内蒙古参加比赛,当时还在医院治疗颈椎病的他,一口应了下来。忍着病痛,鞠殿臣去参加了比赛,还拿了奖。当时,曲锡海对他竖起大拇指,“鞠大哥,真佩服您,我比您年轻都没拿过奖呢!

  对于那次比赛,一同前往的石鸿祥也记忆犹新。“鞠老师是我们的前辈,跟他学到了很多东西。”石鸿祥说,“通过这项运动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大家在一起交流分享,增添了许多乐趣。

  他也会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他人,有的朋友通过他的指导喜欢上了风筝滑雪,并买了装备正式训练。“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影响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不仅是风筝滑雪。”石鸿祥说。

  诗人吟唱着雪的浪漫,风赞叹着雪的魅力。而雪,也有暗藏危险的时刻。

  零下40度,漠河无人区。一位职业车手在等待救援。

  那是杨涛20年职业生涯里最难忘的一天。他开着自己的吉普车到漠河探路,车在江面上抛了锚。

  那里没有人烟、没有信号、更没有食物。

  杨涛在车上留下了求助的纸条后,在冰冷的江面上徒步寻找庇护所。

  幸好,不远处有一个打渔用的窝棚,虽然四下无人,但好在窝棚里能够取火。

  “有火源就有希望”

  透过窝棚,他瞥见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视线所及都是白茫茫一片。“那几个小时,真的感受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也看到了真正的冰天雪地”杨涛说。

  2002年,杨涛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赛车这项极限运动,当时的网络不发达,很少有人知道开车能成为职业车手。本就热爱汽车的杨涛通过杂志上的电话报了名,参加了专业培训,还观摩了比赛。从此,开启自己的“极速人生”。

  “当过职业车手、车队经理、培训教官,还有赛事方面的工作,我都在做。”杨涛说。

  “主要还是因为热爱”

  杨涛带领的杭州风行拉力车队,获得了3届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年度冠军车队,2届环塔拉力赛车队冠军。在个人赛事上,杨涛也大放异彩。2018年,他在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葡萄牙分别留下了冠军的足迹。

  “但在雪地上驰骋,在我心里仍然是第一位的。一到冬天,我就回来做雪上项目。”

  跟着杨涛训练雪地赛车的多数是南方车手,通常都有100多人参与。“这是我们黑龙江特有的冰雪魅力,冰天雪地的严冬与引擎的轰鸣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满魅力。”杨涛说。

  如果有机会,杨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成一座固定的专业冰雪赛车场。

  每一个黑龙江人都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介绍家乡的冰雪文化,他们与雪的关系是乡愁、是伙伴,雪更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

  又一个雪季,来了。

  (记者 王可欣 曲立伟 王永吉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