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其他

【七台河】美丽乡村农家乐 发布时间: 2017-09-03 21:27 来源:黑龙江画报

  一条平坦的水泥路,笔直地通向金山村。仿佛走入世外桃园,景致优美,鸡鸣狗吠相间,村民怡然自得。梧桐树在张望,两排垂柳立于路旁边,迎接进村的客人。每户门前鲜花盛开,村边大棚井然排列,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游客们驱车来到金山村品尝甜美葡萄。记者张磊 摄

  下午3点,太阳已经不那么火热。金永明带着即将返城的小孙子去自己家的葡萄园玩。自从村里变漂亮了,金永明在城里做生意的儿子、儿媳有空就带着孩子回家看看,只要是节假日或是寒暑假更愿意把孩子送回村里来。

  “现在村里条件好了,环境不比城里差,有柏油马路、休闲广场,孩子在村里跑也不用担心安全。”金永明说,在没有建设美丽乡村之前,村里只有一条水泥路,雨天走路一脚泥,囤肥的粪水和着雨水流,天一热空气中更是夹杂着牲畜的粪便味儿。别说孩子不爱回来,金永明自己都嘱咐儿子:“别回来了,村里脏,想孩子我去城里看。”

  2014年开始,金山村建设美丽乡村,全村的路面全部硬化,路边还修了排水沟,沟边栽上树苗和小花,还种上了梧桐和垂柳。金永明的孙子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骑着小三轮车,喊着“爷爷快走”,金永明别提多高兴了。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村里还建了休闲广场,晚上路灯亮起,金山村每天都沉浸在温柔的夜色中。

  就在爷孙俩玩儿的兴头上的时候,金永明的葡萄大棚又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从依兰县驱车而来的一家人,也是金永明家大棚的“回头客”。

  饿了,这些“客人”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儿,跟着葡萄园的主人回家。虽没有奢华的装修,可就这未经装饰的农家院、院子里的溜达鸡、小菜园里的茄子豆角小辣椒儿,在村里人儿认为再普通不过的农家菜,却足以让一行人推杯换盏小半天儿。

 

  “这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一个夏天少说也有五六千人,几乎都是冲着 ‘黑甜甜’来的。 ” 金山村党支部书记胡有增说,金山村隶属于七台河市勃利县永恒乡,本就与哈尔滨市依兰县相接,自从金山村引进了“黑甜甜”,这里就热闹起来,每天都有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金山村党支部书记胡有增手捧葡萄。记者张磊 摄 

  “黑甜甜”是2011年金山村引进的无核葡萄品种,口感香甜。勃利县政府为每栋大棚提供特色种植补助4200元,乡党委成员毅然押上自己的工资,联合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村里拿出机动地,当年就建起无公害葡萄种植大棚27栋。2014年金山村又建二期大棚28栋,55栋大棚年产18万斤。而这18万斤,几乎还等没进入市场竞争的环节,在村里的“农家乐”特色游中就被全部“消化”了。

  胡有增算了一笔账:一亩“黑甜甜”葡萄保守收入是3 万多元,春秋套种蔬菜还能收入近1 万元,而一亩玉米只收入1000元。可是,“黑甜甜”最初入驻金山村,并不受村民的欢迎。

  在众多村民的观望中,50岁的金永明成了第一批受益者,在第一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股承包了一栋葡萄大棚,当年葡萄采摘就让他增收三四万元。尝到甜头的金永明又瞄准了时机承包了两栋大棚,他还在葡萄垄间种上了春白菜,三个大棚春天收小白菜,秋天收葡萄。夏天刚到,金永明的小白菜就卖了4万元,到了秋天采摘季,葡萄又能卖上十多万,这三栋大棚一年下来,至少能有十五六万元的收入。

  现在,金山村可是名副其实的“金山”村了,金山村的“黑甜甜”不用拿到市场去就供不应求,村民坐家收钱。每到采摘季,周边市县的人们带上孩子老人,都来金山村采摘“黑甜甜”,吃无公害的绿色蔬菜,体验农家乐趣。环境好了,有产业了,不只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回来,村外的人也愿意来玩。金山村和他的“黑甜甜”产业,名字叫得响当当。

责任编辑:翟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