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2023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

【职教故事】韩行舟:从“东北黑蜂之父”到“芍药老人” 发布时间:2023-05-10 12:49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韩行舟教授-芍药老人在农经校园的幸福生活

  40年从事教育工作,讲授过12门农业类课程,教学7700学时……92岁的韩行舟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宝”,从“东北黑蜂之父”到“芍药老人”,韩行舟在黑土地上书写了“农经人生”的美丽传奇。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坐落在牡丹江市温春镇,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建在乡村里的学校。4月初春,乍暖还寒,在校园一隅的多功能温室——“芍药居”,蓝色牌匾有些褪色,春日暖阳下却依稀可见往日的清新。500多平方米的温室里种植热带、亚热带花木50余种。扑面而来的潮润气息,让路过的人禁不住吸了吸鼻子。绕过一条羊肠小道,就到达了角落里的一处工作室。

  几把旧椅围在宽大桌子周边,极富年代感的旧书架依墙而立,摆满了植物栽培的各类书籍,在斑驳的白墙映衬下,质朴而温馨。

  “我们都尊称韩老为先生,我与先生的渊源来自于蜜蜂。”动物科技系主任薛永三称得上是韩行舟的“嫡传弟子”。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大学毕业的薛永三跟随韩行舟学了多年的养蜂,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蜂场,薛永三时刻感受着韩行舟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而这一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教学理念超前、注重实践等诸多良好的作风、教风让薛永三受益终身。“先生对年轻人的关注和倾心教诲让每个学生都受益匪浅,言传身教带着我们一起成长。”

  1987年,福建农林大学养蜂专业毕业的冯永谦成为韩行舟在饶河县东北黑蜂科研点的第二届实习生的带队教师。“每天4点钟就起床去认识蜜源植物,韩先生跟我们一样吃住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体贴入微,现在还常常想起围坐在大锅边一起吃面片汤的场景。”如今已任工会常务副主席的冯永谦对过往的事情依然记忆犹新,言语中透着对韩先生的尊敬与爱戴。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韩行舟教授在芍药园中耕作

  韩行舟的养蜂教学不仅针对学生,还服务于养殖户。他义务举办各类养蜂技术培训班10余期,培训养蜂技术人员600余人次,其中受农业部委托,主持蜜蜂育种及人工授精培训班,为全国14省市培养“蜜蜂人工授精技术”人员30余人。他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对养蜂专业教学的专注精神也影响了蜂农。记忆中的一个片段让冯永谦至今难忘:在穆棱县举办的一次养蜂培训课上,60多人认真听韩先生讲课,桌上的矿泉水瓶放了一上午,没有一个人打开瓶盖喝水。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韩行舟教授在芍药园为科研工作组讲解芍药种植技术

  注重实践,勤奋好学,韩行舟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多年来,他走访了20余省(区)蜂业科教、生产单位,深入蜂场调查研究,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探讨,发表20余篇论文、主编全国中等学校《养蜂学》教科书和《寒地养蜂》等书籍,参加《中国蜂业》和《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的撰写。在省内倡导和扶持庭院养蜂、规模化养蜂、质量效益养蜂等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蜂业工作中的业绩受到同行的认可,被聘为农业部畜牧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顾问,黑龙江省养蜂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牡丹江市蜂业协会理事长、顾问,2012年3月15日,饶河县人民政府授予东北黑蜂保护区做出杰出贡献的韩行舟教授“东北黑蜂之父”荣誉称号……时至今日,韩行舟教授依然经常接到各种养蜂研讨会议、专业培训等活动的参会邀请。

  “骑电动车、录视频、发微信,92岁的韩先生是农经校园里的一道人文风景、师生眼里的不老芍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韩先生就是我们学校的宝,是厚重的精神财富,一年有300多天他都会在校园、工作室里忙碌。”原高教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张春凤说。

  生于斯长于斯,前半生研究黑蜂,后半生栽种芍药。1993年退休不退岗的韩行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种植芍药上。“一开始试着小面积种植,从50粒种子开始到百亩芍园,先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农经学院的精神。”韩教授身边的工作助手满怀崇拜地介绍说。

  说到芍药,其实,早在韩先生幼年的时期就有所接触,很是喜欢,后来,在多年工作调动中,也一直带着芍药花种子,有一次搬家过程中出芍药种源意外丢失,很是遗憾。直到1985年秋,出差时在北京植物园采到50粒芍药种子,便又开始了芍药的栽培,完全是源于爱好和兴趣。1999年,他向学校申请承包了1栋温室,逐步扩大了芍药种植面积,并初步计划建设“两圃一园”,2009年,芍药栽培初具规模,学校举办了首届校园芍药文化节,芍药园面向社会开放,周边市民纷纷来到芍药园,了解芍药欣赏芍花。学校做出新的发展规划,观赏园面积达到100亩。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带着数千年的富丽和清香,芍药在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灿然勃发,每年一度的校园芍药文化节更是游人如织,已然成为牡丹江市的旅游文化品牌。如今,芍药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十一届,走进现在的芍药基地,园中阡陌纵横,芍药鲜艳夺目,展现着娇艳之美,诉说着千年芍文化。

  “在这里种植了7年,经过一次移植,现在苗龄14年……”在2.9亩的标本圃园,韩行舟指着一个芍药株丛说。他还告诉记者,牡丹江宁安市一家养殖户有一墩芍药已有300多年历史,言谈举止中透着对芍药的热爱与执着。

  “韩先生对北方寒地芍药研究课题的要求极其规范、严格,加入这个课题组仿佛回到了刻苦钻研、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张春凤说。她翻出一摞纸质版表格,找出自己的“作业”——一张芍药花结构调查表,上面详细记录着各类数据,编号、花型、花色、分枝数、萼片数……十几项的统计栏目清晰、了然。“铅笔标注的都是韩先生亲自核定、修改的数据,一点都马虎不得。”她说。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韩行舟教授在科研工作室记录试验数据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韩行舟教授在钻研芍药的种植技术

  韩行舟每年培育花木苗近7万株,盆花近万盆,养殖芍药培育的花种最多,校园里的芍园在韩行舟30余年的辛勤选育下,目前已有120多个新株型,成年株芍药3万余株,实生苗数万株,是黑龙江省芍药品系最多、规模最大的芍药培育园,喜欢赏芍的人们都亲切地称韩行舟为“芍药老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经92岁的韩行舟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芍药的种植、选育工作中。“随着天气转暖,翻土、育苗的活儿马上开始了……”韩行舟指着苗圃说。除了芍药,他还时刻牵挂着养蜂户,一有空就为蜂农送技术、送服务,经常到宁安市、东宁县、桦南县等地为养蜂者进行蜜蜂养殖技术、蜜蜂品种的选育和利用、蜜蜂疾病防治等专题讲座。在牡丹江电视台“农民大讲堂”节目中讲“蕨类花卉栽培技术”,为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养蜂、花卉栽培技术咨询服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无论是养殖黑蜂,还是植育芍药,辛勤劳作、任劳任怨都是对韩行舟的人格写照。

  一花一世界。韩行舟与芍药的故事在农经学院的校园绽放,闪耀着他的“农经人生”。

责任编辑:杨柳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