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出版

岁时四季,山茶沁心 ——评《岁时茶山记》 发布时间:2023-05-18 11:24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岁时有茶山,四季有茶务。诸般闲茶事,人间好时节。”——《岁时茶山记》

  白居易有诗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今人说:“茶,生于天地之间,得山水之灵,蕴日月之精。一盏茶在手,如捧着千山万水。”可见茶文化自古有之,古人爱茶,今人亦爱茶。以茶寄思念之情,抑或解愁苦之意。读这本《岁时茶山记》,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了解。

  乍看《岁时茶山记》,茶绿色的封面与山水画相结合,使人有一种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的感觉。翻看书页,满眼茶山、茶树,仿佛置身其中,让人久久不能自拔。全书以二十四节气作为篇章线索,记录作者走访祖国大江南北,遍寻茶厂,从春分的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到谷雨的六安瓜片、永春佛手;从立夏的武夷岩茶到立秋的茉莉花茶;从白露的桂皖黑茶到立冬的冻顶乌龙……作者详细介绍了其寻茶、制茶、品茶、评茶的过程,让读者沉浸式感受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品读《岁时茶山记》,了解了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气候条件下,会孕育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口感。本书又对于人们普遍认知的几大茶类进行了查漏补缺,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对各品种茶做了介绍,同时提出了一些非茶文化研究者平时不易了解的问题,如:“安徽绿茶:明前、雨前,到底哪个好?”“武夷岩茶:喝岩茶,到底喝的是什么?”“茉莉花茶:就是茶坏了,才拿去窨花?”等等。《岁时茶山记》与其他介绍茶文化的书籍不同,它不仅介绍了茶的本身,还解析了茶的生产消费问题及行业乱象,对想了解茶文化和想了解茶市场的读者都有所裨益。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发乎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得茶解之”。最初,茶被当作解毒的药方,慢慢由食用与药用结合过渡到饮用。从唐代开始兴起,饮茶变为有专门的店铺,后又衍生出以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民间艺术——茶百戏,可见茶不但成为人们一道可口的饮品,还成为了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几千年间经由人们的双手把茶树叶片通过工艺手段加工制作成各类茶叶;从鲜叶咀嚼—煮茶—煎茶—点茶慢慢演变成冲泡的饮茶方式;从古代中国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漫长的岁月,才使得中华茶文化得以沉淀、升华,源远流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华茶文化也在不断丰富,但我们仍需要传承与发展它,让这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奇葩绚烂绽放。

  (滕文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古籍辞书编辑室编辑  副编审)

责任编辑:杨阳斯羽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