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哈尔滨,万木葱茏,百花争艳。
6日清晨,一场细雨的洗礼,为火热的黑龙江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平添了一股清新气息。
“壮丽大中华,巍巍黑龙江;筑梦复兴路,有我大工匠……”
9时,一场欢快的歌舞奏响了大赛开幕式的序曲,当大赛主题曲《逐光者》响起,嘉宾云集的会场上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来自全省各行业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全国技术能手”“龙江大工匠”等纷纷登台,发表感言;来自全省13地市的代表队相继亮相,一展风采。“我是逐光者!青春起航精技艺,千锤百炼显担当!”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255.7万龙江技能人才精益求精、披荆斩棘、携手奋进、追求卓越,共同谱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华章的精神面貌。
龙江美食的“拿手绝活儿”
眼下,以齐齐哈尔烤肉为代表的龙江美食正火爆全网,迅速打响知名度。本次大赛中,来自各地市展区的龙江美食同样引人瞩目。
无论是鸡西展区的“鸡西冷面”“鸡西刀削面”,还是黑河展区的“俄罗斯风味西餐”,亦或是鹤岗展区的“北方水饺”,还有绥化展区的中式面点等,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尝鲜”的人络绎不绝……
绥化展区的中式面点
黑龙江技师学院职业训练院院长鞠猛告诉记者,2021年,该学院根据鸡西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结合国家政策,开设了鸡西冷面和鸡西刀削面两个专业,目前已培训了2300多名学员,且招生火爆。
鸡西展区的“鸡西冷面”
“我们这项中短期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就业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岗分流职工等社会重点群体,通过两年多的培训,不但让学员们实现了就业梦想,有的学员还把鸡西冷面店和刀削面店开到了三亚、青岛等省外城市,推向了全国。” 鞠猛自豪地说。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方正剪纸、绥棱黑陶、大兴安岭桦树皮画、北安乌鱼绣……在地市展区长廊,来自各地的非遗产品琳琅满目。
三层、四层透雕工艺,壁薄如蛋壳的“蛋壳”雕制工艺,一底多层拉坯技术,绥棱黑陶的 “精细化”令人叹服;古朴淳美、技法纷呈的方正剪纸,因其融合了东北剪纸固有的淳朴与豪放、同时又兼具中原剪纸细致和流畅的风格,而受到人们喜爱,享誉海内外。
在大兴安岭展区,90后小伙儿康健正在向人们津津有味地介绍着他的面塑作品。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惟妙惟肖的“齐天大圣”、细腻传神的“霸王别姬”,还有耗时一年零四个月完成的水浒108将,康健将自己的许多经典作品带到了大赛现场。
大兴安岭展区手工非遗面塑
别看康健年纪小,已连夺两届全国泥面塑大赛的金奖,他因此成为漠河市非遗项目面塑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一些非遗博物馆和知名展览会纷纷向他发出邀请。
康健说:“很多人不知道面塑,我就想多参加展会宣传一下。在我心里,将这项古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我多年来坚持精湛手艺、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文创产品彰显精湛技艺
“我是传承经典、推陈出新的手艺人,40年来独创玻璃书刻艺术,我能在8厘米刻下长诗5000字。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龙江技能人。”在大赛开幕式舞台上,郭居凯作为中国玻璃雕刻创始人自豪地说。
在哈尔滨展区,一处文创产品展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玻璃茶壶、玻璃杯子等小小的玻璃载体上,书刻着《道德经》、《赤壁怀古》等洋洋洒洒的长文,让人们在感受到精湛书刻魅力的同时,还体味了一份素雅的文人情怀。
郭居凯介绍说,“玻璃书刻”是在玻璃茶具上进行艺术创作,将传统书法、绘画与双钩技法融入玻璃书刻领域。以刀代笔,在平面或曲面玻璃上进行雕刻。
“我刻的将进酒,运用了双钩技法,利用传统书法的章法布局,看似线条流畅,实际刻的时候难度很高,因为玻璃硬度高,需要不断磨练技艺,同时还要提高书法修养,才能一气呵成。”郭居凯举起一把茶壶,告诉记者,“它的订单络绎不绝,被很多人当做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在佳木斯展区,随着一段欢快的音乐声,一个不足半米高的小机器人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憨态可掬的小机器人拥有人脸识别系统,不断与围观者互动,引发了现场一片笑声。
正在跳舞的机器人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负责人梁佳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中文名叫鲁班,是一款专业级双足人形机器人,具有开源性与拓展性的AI展示平台及ROS应用平台,可以通过SLAM室内导航技术进行建图,实现自主路径规划和步态规划,完成曲线行走、坡面运动和上下楼梯等任务。
在鹤岗展区,一款造型精美独特的“机械臂”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鹤岗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立国告诉记者,这款工业机器人中的“机械臂”,曾经在2021年东安杯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是由该校学生设计安装、编写程序、并由老师辅助完成的。
“别看这样小小的一款机械臂,它涉及到我们学校的汽修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即将开设的机器人专业。我们的学生也报名参加了本次大赛中的人工智能大赛,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 张立国骄傲地说。
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