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枚小小的蛋壳,也能凭借着匠人的一双巧手,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就是蛋雕。一种在飞禽蛋壳上刻琢成画的手工艺术,融合了绘画与雕刻,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黑龙江省蛋艺术家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怀江就是一名把蛋壳当做“宝贝”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微观世界”一探究竟。
“通常我们吃完鸡蛋后会把蛋壳丢掉,可对于我来说,蛋壳都是宝贝,不施任何染料,在轻薄易碎的蛋壳上雕刻出大千世界中国的万事万物,”王怀江说道。如今,这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蛋雕,王怀江已经做了几千枚。
其实,在王怀江接触蛋雕之前,他曾做过电工和司机。2013年,一次偶然机会他接触到了蛋雕艺术,从此产生浓厚兴趣。他自制了蛋雕刀具,设计了简易的蛋雕图案和雕刻流程,边刻边琢磨。初学乍练,薄薄的蛋壳常常破碎,但他从不灰心,每完成一个作品,他都请亲朋好友挑毛病、找不足,虚心听取意见。同时,他也是在书店和网络上寻找其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蛋雕技艺。后来,王怀江向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蒲德荣求教,得到专业指导,蛋雕技艺日渐精进,其中最擅长的事擅长鸵鸟蛋浮雕、鸸鹋蛋影雕,就这样,从蛋雕生手,再到圈内的小有名气,一玩就是近十年。
“我喜欢它‘坚硬’的外表,有一颗‘柔软’的心。喜欢它历经‘千雕万琢’后的魅力。愿守护它的脆弱,痴迷它的美丽,不忘初心。”王怀江表示。
王懷江的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高奖百花杯”金奖两次、银奖两次,并获得中国大连轻工业博览会、中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金奖等荣誉。同时,他也成长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蛋艺术家专业委员会会长、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手工编织制作协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王怀江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开始致力于蛋雕艺术的研究、推广特别是蛋雕艺术新人的培养,同时利用手中小小的“蛋壳”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2014年他创建了恒顺堂残疾人培训基地蛋雕工作室,并与双鸭山市残联合作,在尖山区培训残疾学员。几年来,他先后培养了140多名残疾学员,帮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希望。2021年,王怀江参与组织成立了双鸭山市手工编织制作协会,通过协会邀请的老师,采用订单式培训方式,组织了一些妇女就业创业。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短视频、快餐文化成为主流,但是作为蛋雕的手艺人,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了干扰,让这个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王怀江表示,自己既要做好蛋雕的手艺人,也要做好工艺的“守艺人”。
责任编辑:石启立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