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省级党报座谈交流会现场。
大众报业记者 卢鹏 摄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融合十年,主力军进军主战场,成效如何?面对融合大潮汹涌澎湃,党媒如何布局全媒体传播体系?面对技术裂变式发展,党媒如何积极应变?内容创新又有哪些新举措?
在2023全国省级党报座谈交流会上,全国省级党报的社长、总编辑们有感而发,共话十年。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毕司东认为,全媒体时代,重塑党媒影响力,必须在舆论新格局中领航。要把准时代方位,提高政治站位,校准媒体定位,在合唱中当好领唱。重塑党媒影响力,必须在新媒体大平台建设上领航。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打造有控制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的新媒体平台。重塑党媒影响力,必须在发展新业态中领航。要面向数字时代,生产更多数字文化产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壮大传媒实力。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积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从内部深融拓展到外部广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向泽映介绍,2023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提出重点打造“1报1网1端1中心8平台”(“四梁八柱”)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内部,深度融合、突出重点,抓好《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客户端、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建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影响力;在外部,依靠市级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支持配合,建设好传媒审读监测平台及轨道、财经、期刊、法治、文化旅游、户外会展、健康教育融媒体平台等八大专业化、分众化、特色化的平台建设。
坚持“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影响世界”定位,以及“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流量说话”战略考量和“自设议题、以快制快、纵贯三级”战术打法,今年上线的潮新闻目前全网总用户数破亿,端内用户数超4000万,每天至少生产1篇传播量10万+的稿件。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金波介绍,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和指导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了省级重大新闻传播平台,该平台以潮新闻客户端为主力战舰、以“传播大脑”为技术底座,打造省市县主流媒体“一张网”,实现了全省70余家市县媒体技术底层、内容素材和传播渠道联通。
江西报业传媒集团牢牢把握“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个关键,以自主研发的“赣鄱云”平台为枢纽,联通集团120多个新媒体平台,江西省内80多个省直厅局、市县融媒体中心,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联合体建设,搭建报、刊、网、端、微、云、屏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江西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江西日报社社长黄万林介绍,他们持续释放改革这个“第一动能”,一方面,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树立了采编人员“以作品论英雄”的导向;另一方面,改革激励体系,对首席记者、首席编辑、首席评论员、优秀高级职称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推行年薪制。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分众化、差异化中构建“三轮驱动”的传播格局,让大而全与小而精并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极目新闻总编辑周芳介绍,从2022年开始,集团以湖北日报自有端网和极目新闻等新媒体品牌为主轮,以一批拥有海量用户传播力影响力强大的第三方平台的头部大号和作为大众传播的有益补充的“专新特精”的垂直账号为两个副轮,推动媒体融合事业的加速发展。目前,湖北日报全媒体总用户量超1.12亿,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全媒体总用户量超1.23亿,集团新媒体平台总用户量超3.05亿。
提升优质内容生产力
“无论媒体如何发展,信息品质和思想价值永不退场,必须坚持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做到精品立报、思想兴媒。”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顾新东强调了党媒要坚持以内容为立身之本的观点。顾新东介绍,近一年来,新华日报社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强势推出评论矩阵,重磅打造系列周刊,重兵投入融媒精品,始终把精品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强化协同运作,报、网、端、微、库、屏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共同构建党报求“深”、客户端求“快”、网站求“全”、全媒体求“融”的现代传播体系,大力扩张主流价值版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全媒体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和新闻内容生产及运营监管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平台优势,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成果转化,推动内容融合创新。向泽映表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从过去长期“吃鸭蛋”、得零分,到后来年年得奖,再到获得“双黄蛋”“多黄蛋”,正是得益于内容的多媒体、融媒体生产方式多渠道传播。
“内容生产永远是党媒融合发展的‘压舱石’。”黄万林表示,江西日报社坚持“凡重大、必创新”的理念,推行内容生产激励、年度好稿评选等系列机制,以此大力提升精品爆款的生产能力;强化“无可视不新闻”的理念,推动新闻表达从单一的文字、图片向多元素、多形式综合呈现转变,让内容创作富含时代感和鲜活性。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高质量报道赢得大流量。金波介绍,他们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来浙江考察期间的重要思想、重要讲话、足迹,策划推出系列主题宣传和融媒报道,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以潮新闻英文频道、“in Zhejiang”海外传播矩阵、浙江日报海外传播矩阵、浙商侨音融媒体等4个外宣平台为重点,汇聚一批有优质外宣内容生产能力的单位、机构、个人,打造立体化、现代化“出海联盟”,积极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同时,抢抓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形成“热点报道+求证+潮评+追踪调查”的特色。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融合传播一定要做到好看、有用、互动,树立真正的新闻产品意识和用户至上意识,改进传播方式和手段,与用户实现‘平等互动’。”多彩贵州网副董事长、总经理万群以贵州的“村超”为例阐释了新时代媒体内容需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兵团日报社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兵团特色融媒产品。兵团日报社副总编辑潘若愚认为,“要研究分析受众阅读习惯、心理特点和偏好,把媒体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需要的结合起来。”目前,兵团日报社积极构建全媒体大循环传播体系,以团炬客户端为主体,形成多层次传播网络,建设双语手机报平台,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维吾尔文以及语音的同步编发;举办“兵团味道”公益助农活动,向外界推介50余款兵团特色产品,全网点击量达1000万余次;策划推出“朝闻兵团”“夜读兵团”“兵团‘镜’中游”“走进兵团非遗”“微微带你逛”“法治微课堂”等系列音视频产品,全面宣传推介兵团。
山西日报社近两年来持续优化内容供给,进一步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山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巨霖介绍,山西日报社建立了重大媒体策划报道发布机制,新组建16个融媒体工作室,集中力量打造18个精品栏目,加快融媒体演播室、视频访谈室、新闻发布厅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的信任度,并努力提升内容的实用性。
平台建设找准差异化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坚持视频化、社交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目前以川观新闻和封面新闻两个客户端为龙头进行深入改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四川日报社副总编辑谭江琦表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非常注重科技强媒,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智媒体,提出“智慧+智能+智库”,积极组建技术团队,设有特聘首席工程师。谭江琦还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天府融媒的省级技术平台,积极探索传媒领域的大模型建设。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建设传媒生态,通过智能技术的参与,深度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牛晓民介绍,海南日报社前期一期投入近9000万元打造了“南海云”技术平台,下一步将把海南全省的市县融媒体全部集纳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与中央、县市的纵向融合。目前,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在国际传播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
在四川新传媒集团总编辑方埜看来,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加大了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但是“数字鸿沟”正在形成,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也参差不齐,拥有核心技术能力成为主流媒体最为重视的课题。“我们建立天府融媒联合体,建设开放型天府融媒技术平台,开发多元化应用功能,做好技术支撑和运维服务,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全省媒体数据信息技术枢纽,将四川发布等接入天府融媒联合体,在舆情分析、政务发布等方面为全省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服务。”方埜介绍。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社长陈辉宗认为,报、网、端、微融合已成为当下媒体融合的“标配”,全国很多媒体建起了融媒体平台,下载量虽较大,但活跃度缺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融媒体平台建设,要对旗下平台资源进行评估整合,做好“加减法”,既要建体系,又要强“头部”,突出区位优势,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位置和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杨阳斯羽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