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出版

科技出版社负责人齐聚成都说了啥 发布时间:2023-12-01 16:21 来源:版活儿

  11月30日,科技类出版社相关负责人齐聚成都,参加第28届全国科技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

  此次会议有哪些干货,《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版话儿》进行了全面梳理。

  会议主题为“加强科技出版工作,服务科技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强调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科技出版当前面临的良好态势,不仅表现在研发投入增加,科技成果快速增长的态势,更要看到我国健全的工业体系,快速进步的技术,巨大的规模,为科技出版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广阔的前景。中国建设出版强国在结构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实的选择是在巩固提升教育出版、大众出版的基础之上,加快推进学术出版,使这几个板块都强起来,建设出版强国才是有可能的。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分享了近年来图书评论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评论在出版业中的作用。他认为,图书评论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阅读建议,为出版社提供反馈和指导,是出版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科技出版取得的成绩。她希望科技出版社服务“国之大者”,更好发挥科技出版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精神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品质至上,更好发挥科技出版在满足人民需求、标注文化高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融合创新,更好发挥科技出版在传播文化成果、促进文明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她强调,要坚持“出精品”与“出人才”并重,引导广大科技出版工作者不断提升政治素质、思想修养、专业本领。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出版发行一线,强化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科技出版供给和阅读服务。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在致辞中谈到,四川科技出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通过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的出版理念和发展经验,努力推动新时代四川科技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四川出版力量。

  中国工信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翀在会上作了中国版协科技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据了解,2024年中国版协科技委将在聚焦科技出版工作实践举办高质量学术研讨会、围绕科技出版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题会推动成果转化运用、推进出版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加强网站建设工作等11个方面开展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张彦如教授受邀代替因故未能参会的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作了题为《大模型:理念、前沿和实践》的专题演讲。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作了《大数据赋能文化出版》专题演讲,分享了文化出版面临的出版融合形势、文化出版企业对待新技术的态度、中国青年阅读指数的应用、技术应用要警惕的三个误区等内容。

  当天还举行了出版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新华文轩、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相关负责人针对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出版单位管理经验、科技出版的创新策略、科技内容创新创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强:

  新华文轩一直坚持“精耕出版传媒主业、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用心思、想办法,做优做强出版发行主业。从一组数据上可以体现:2022年,新华文轩营业收入109.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7.78亿元,占比高达98.6%;归母净利润13.97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206.51亿元。

  与其他出版发行集团不同,新华文轩在出版和渠道上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实体书店业务和教材教辅征订发行业务分开,门店业务由阅读服务事业部承担运营,教材教辅征订发行业务等由教育服务事业部承担运营;二是各出版社征订类教育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并入四川教育出版社,其他出版社专注于大众出版市场。这两个重大举措将书店和出版社彻底推向了市场,因此也锻造出了新华文轩目前这种高度专业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维。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谭方正:

  高教社持续加大科技出版力度,坚持走“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的道路,取得快速发展,打造了高端学术出版品牌。

  在优势学科领域,从以关注教育教学为主到同步关注学术研究,紧扣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热点,以国家优先发展、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为重要出版方向,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教育界、学术界都有影响力的出版物。如高教社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当代科技前沿专著系列”,迄今已出版近200种。《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创办于2006年,是目前国内覆盖学科最广、具有一定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高端英文学术期刊群。

  目前,高教社与包括众多知名出版商在内的全球200多家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34个语种版本的产品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版权输出、国际合作出版项目保持10%的年增长率。

  高教社开发了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出版综合运营服务平台, “学术前沿在线”是高教社学术资源服务平台,目前累计浏览量超过800万篇次,覆盖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多个国家。“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实现了期刊出版的全流程数字化。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胡华强:

  专业化是科学出版社的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出版领域专业化分工,选题论证、评价体系专业化、编辑分工专业化。

  科学出版社优化分社、分子公司出版业务布局。目前,主营图书领域为学术、教育和人文社科三大板块。其中,学术出版包含数理、化学、生物、地质、资环、信息、电子、机械、能源动力和医药等领域;教育出版包含数理、化资、工科、农林、医学等领域;人文社科领域聚焦于经济学和考古学。各出版单元严格遵守学科和图书出版类型划分。

  对应学术、教育、人文社科的板块划分,建立起三支由学科资深编辑人员组成的专业化选题论证、评价团队。针对不同图书类型,从多个维度,构建起了对图书选题的专业化论证、评价体系。

  科学出版社严格依据编辑自身学科背景和专业化能力,制订对口专业的策划、组稿、编辑加工等工作,坚决杜绝跨学科、跨专业从事图书出版工作。

  根据专业学科优势,推动数字产品集群建设,逐步形成专业数据库产品、数字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三个方向上的数字产品集群,实现面向多层次科研、多阶段教育、多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服务,延伸拓展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实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转变。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雪凝:

  人卫社年出版品种4000余种,年出版字数约9亿字,年出版码洋、发货码洋连续6年突破20亿元。疫情3年,人卫社出版主业仍保持了6%以上增长。

  2016年人卫社正式启动以编辑为源头、以生产为保障、以营销为关键,以效益形成倒逼机制,从选题、编辑、生产、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推动结构性调整,进行全程立体多层次的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提出降低选题数量,坚决淘汰低质低效平庸的选题,当年选题下降29%,但出版效益仍然保持逐年增长。

  平衡图书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策划出版能长期发行的长销书、畅销书,使供给侧与需求侧达到呼应、匹配;细分学科,大力发展健康科普板块,成立少儿业务板块,平衡和补全原有出版结构不足。

  2022年人卫社数字出版收入达到1.42亿元,连续5年20%增长,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设立专职部门统筹数字融合发展,成立2家全资子公司进行数字融合产品研发,先后推出首套国家级精品医学数字教材,成立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搭建全球首个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创新开展融合教材、题库、知识库、医学教育交互的综合服务平台等。多项融合产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国家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24项自主研发的出版印刷和数字出版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邱显清:

  近年来,大学社在发展学术出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整体上看,在国家级出版奖项、国家出版基金、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等项目的入选比例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其发展还受到一些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效益的压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等。

  大学出版社应充分认识出版活动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挖掘出版工作对母体大学学科建设和科研交流的重要作用,主动策划并构建自身特色学术出版品牌,提升学术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社长傅梅:

  苏科社营业收入从3.8亿元上升至7.8亿元,利润从2000余万元上升至1.2亿元。开卷全渠道总体市场排名从91位上升到43位。

  作为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在资源相对有限、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管理上做好顶层设计尤为重要。社委会根据社原有的优势板块,以垂直化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全社的内容生产产品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控规模、调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领域形成了特色产品线。

  在做好内容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本社销售定位的生产—营销—销售的闭环体系,以实现销售渠道网格化、全覆盖。

  一方面,挖掘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传统电商的销售潜力,保证畅销书和重点新书在市场上的曝光率,提升销售;另一方面在各大电商平台大力推进自营网店建设,实现销售渠道无死角。自营网店的建设,把新媒体渠道的宣传推广与销售打通,部分产品销售转化速度快于传统电商渠道,实现了图书出版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苏科社拥有抖音、快手、天猫、拼多多、小红书等在内10个自营店铺,2022年一般图书发货码洋1.2亿元,较2019年增长10倍。

责任编辑:张佳怡

审核:张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