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原创

以亚冬之名 赴青春之约 发布时间:2025-02-14 17:20 来源:黑龙江网

  福蛇献瑞,万象焕新。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里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亚冬会吸引了约2.2万名志愿者,其中赛事侧志愿者约6000名,城市侧志愿者约1.6万名。在主新闻中心,有这样一群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犹如一条灵动的纽带,不仅为媒体记者提供着细致入微的信息服务,还凭借着出色的语言能力,为外籍记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有力地保障了亚冬会赛事报道工作的顺畅推进。

  孙鑫悦:冰雪为名 不负韶华

  2023年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哈尔滨市成功获得 2025 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举办权,自此成为第二个举办两届亚冬会的城市。这一喜讯传来,对于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俄语学院孙鑫悦而言,内心十分激动和兴奋。当学校组织选拔亚冬会志愿者时,她满怀热忱,毫不犹豫地踊跃报名。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与考核,她凭借着自身的优秀脱颖而出,成功被选为志愿者,并被分配到主新闻中心的服务台工作。

  服务台是主新闻中心与记者建立连接的第一站,推开主新闻中心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的那一张张洋溢着活力、阳光且略带青涩的笑脸。有一次,来自蒙古国的两位记者带着疑惑前来咨询,孙鑫悦耐心且专业地用俄语为他们解答问题。在交流结束时,两位记者真诚地向孙鑫悦表达感谢与道别,那些关于“亚洲同心”的美好词汇,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彼此心间。

  “我是学习俄语专业的,所以当遇到部分说俄语的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的记者朋友时,我能够凭借专业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切实的帮助。如果遇到更为复杂的问题,我也会及时请语言老师出面帮忙。” 孙鑫悦自豪地说道。

  令孙鑫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亚冬会开幕式当天,主新闻中心挤满了人,大家纷纷将目光投向大屏,用手机不停地记录着这一震撼人心的盛况,仿佛在弥补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然而,孙鑫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她坚定地说:“我并不觉得遗憾,能够从课堂走向亚冬会的实践舞台,这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机会。” 的确,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孙鑫悦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活动经验,还为她的专业学习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场景,营造了浓厚的语言环境,让她拥有了更多与各国人民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契机。

  祁新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员

  与孙鑫悦一样,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祁新昊同样珍视这次难得的亚冬会志愿服务机会,并且在入选后做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当得知自己被选为志愿者的那一刻起,祁新昊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不仅加强了常用英语的训练,深入学习国际商务、社交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还特别注重自己的专业 —— 朝鲜语的提升。在课堂上,他勤奋刻苦,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满心期待着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志愿服务能力。

  然而,即便做了如此充足的准备,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祁新昊还是遇到了挑战。有一次,一位韩国记者拿起茶歇区的沙棘汁,向他询问这是什么。那一刻,祁新昊瞬间有些发懵,因为他虽然知道“沙棘”这个名字,但一时之间却无法用朝鲜语准确地进行解释。面对这一情况,祁新昊没有慌乱,而是迅速上网查阅资料,精心组织语言,随后不仅向这位韩国记者详细介绍了沙棘,还借此机会分享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成为了龙江的宣传员,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祁新昊说,那一刻,自豪之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李鹤心:以赤诚之心 报家乡厚爱

  与满怀期待的心情不同,在未被选为志愿者之前,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李鹤心内心中则是充满“害怕”。这种 “害怕”,源于对机会的珍视,怕自己即便做了充分准备却最终与志愿服务失之交臂;源于对亚冬会的向往,怕自己近在咫尺却无法亲身参与这场盛会;更源于对家乡的热爱,怕在哈尔滨迎来这一意义非凡的 “高光时刻” 时,自己却不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李鹤心回忆道,她那些在其他城市上大学的同学,得知哈尔滨要举办亚冬会,都满心渴望能回来当志愿者。大家对这座城市,都怀揣着一颗炽热的 “奉献之心”,那种情感,神圣而又深沉。

  在准备期间,李鹤心深入挖掘哈尔滨这座陪伴自己成长二十多年的城市的魅力,仿佛与它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 “深切对话”。在志愿服务中,她用流利的英语向外籍记者介绍哈尔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每一次介绍都饱含着她对家乡的热爱。而她也收获了来自各国记者对哈尔滨的由衷称赞,对中国的高度认可。

  他们在紧张而繁忙的志愿工作中度过了蛇年春节。在为期12天的赛程里,他们只能通过主新闻中心的大屏见证中国健儿们的每一次夺金时刻,为他们欢呼喝彩。但他们未有遗憾,他们收获的成就感和那份无可比拟的自豪,将永远铭刻在青春记忆中,成为这场与亚冬会的青春之约最美好的见证。

  (记者 王可欣 贾博)

责任编辑:姚楠

审核:董雪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