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就能把欲望钉在审判席上
三把椅子玩转百老汇最野修罗场
高级黑 冷血红
暗黑爵士风杀疯了
追光灯是欲望的刑具
夜总会/法庭/监狱三重空间
只在一方舞台
危险又香艳的氛围直接拉爆
凉片流苏随着肌肉颤抖
当帷幕拉开 爵士乐队呈现在舞台
这场“狩猎”即将开始
在繁星浩瀚的百老汇经典剧目中,暗黑系音乐剧《芝加哥》无疑是最性感、最特别的那一个。
它既没有华丽的舞美搭建,也没有博人眼球的酷炫灯光。就连两位女主的装造都是直奔主题的烈焰红唇、诱惑黑丝还有恰到好处的高跟鞋。
就是这样的,看起来仿佛与情杀案毫无关系的极简视觉风格,却可以在短短两个小时里,不断反转剧情,引领观众重返美国纸醉金迷的1920年代。
故事聚焦于两位身处爵士时代漩涡中心的女人——罗克西·哈特(Roxie Hart)与维尔玛·凯利(Velma Kelly),她们因涉及命案锒铛入狱后,由深谙媒体运作的辩护律师比利·弗林(Billy Flynn)精心策划辩护策略。
这位深谙公关话术的法律操盘手,巧妙运用舆论导向与司法漏洞,将法庭化作舞台,使两位被告从阶下囚逆袭成为大众追捧的焦点人物,以极具讽刺意味的结局解构了媒体时代司法与娱乐的荒诞共生关系。
虽简约,但绝不简单。整个舞台看上去就是两架梯子,几把椅子,再加一个供乐队演奏的方形小舞台。尽管从空间上看起来仿佛十分局促,但这便是这方舞台的绝妙之处。
《芝加哥》的舞台其实纵向空间很大,乐队的台阶将舞台一分为二,剧情可以在前方舞台和乐队舞台上同时发生。
道具椅子和梯子多重使用将舞台变换为监狱、法庭、绞刑架等多种场景,极度考验演员的舞蹈和表演功底。而且这种极简的舞台设计除了能最大程度的展示戏剧特征,还能弱化转场带来的情绪断档,故事在推进中更加丝滑流畅。
切换场景仅需演员拉着椅子穿堂而过时,无需观众出戏再入戏,新的剧情所见即所得。
黑色是这部剧的主打色调,从演员到乐队成员的服装,再到椅子和梯子等道具一律是纯黑色调。
这样的纯色背景再配上戏剧性地对比灯光,舞台效果直接放大。
例如,在开场舞曲 “All That Jazz ”需要大胆、活力四射的灯光,以配合这首歌曲活泼的舞蹈和充满活力的能量。
灯光设计中,大面积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瞬间充满整个舞台,立刻就营造出拥挤不堪、烟雾缭绕的夜总会沉浸感。
而与夜总会需要的风情沉醉的爵士乐不同,《芝加哥》中的法庭场景则需要更鲜明、更戏剧化的灯光设计方式。
如用刺眼的聚光灯来突显人物,放大他们的个人戏剧性、强调他们道德上的模糊性,引起人们对欺骗和腐败的注意。
在《透明先生》中,艾莫斯这个“老实人”总有一种没有存在感的渺小与无力。剧情中,这里的灯光通常都是极简的,柔和的聚光灯聚焦在艾莫斯身上,而舞台的其他部分则隐藏在阴影之中,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突出了歌曲的情感深度。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