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伴着微风,哈尔滨大街小巷的丁香次第绽放。一片片娇嫩绿叶衬托的淡紫色花海,暗香缱绻,冰城进入繁花似锦的烂漫季节。
在哈尔滨,丁香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品种,更是一座城市的象征。近年来,为了彰显城市特色,充分发挥市花丁香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作用,哈尔滨市在扩大丁香种植数量、培育丁香品种、提升丁香景观效果上不断探索,一些城市公园、街路陆续“升级”成为一处处丁香园、丁香街路,花香馥郁的丁香已经成为冰城五月最美的风景。
丁香盛开
增量增景 6万株丁香为冰城增香
淡紫染上枝头,馨香缱绻满园。14日,群力外滩湿地公园里生机勃勃。一辆辆满载丁香苗木的货车停在公园丁香苑前,十几名园林绿化工人正忙碌于丁香栽植,卸苗、入坑、种植、浇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暴马丁香和关东丁香种植得错落有致,已初现规模。
丁香栽种现场
在这里,哈尔滨市道里区正在实施2025年丁香栽植项目建设。据道里区绿化管护服务中心副主任韩莹莹介绍,今年,道里区计划在机场迎宾路、上江街等20条重点路段及丁香公园、群力外滩湿地公园等10个公园内增量种植1.5万余株丁香。此次种植采用“分层式花境”的设计理念,将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等多个品种按照颜色、高矮、冠幅等特点,高低层次错落种植。
“在群力外滩湿地公园,高大的暴马丁香作为背景树沿堤岸成列栽植,形成天然香氛屏障;中层的紫丁香组团式分布,打造错落有致的视觉焦点;低矮的白丁香点缀于步道两侧,营造‘人在花中行’的沉浸式体验。在道里区三环路,暴马丁香与紫丁香高低错落,形成绵延数公里的立体花墙景观;机场迎宾路则以列植方式打造千米丁香迎宾长廊。”韩莹莹说,不同花期的丁香品种相互衔接,从五月初到六月间盛放,近40天的观赏期,将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处处绝美的丁香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道里区首次引进的丁香新品种—垂枝丁香,经过本土驯化后在群力外滩湿地公园丁香苑内栽植成功。垂枝丁香枝条细长且自然下垂,呈瀑布状或丝带般飘逸,与普通丁香向上或向外扩展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垂枝丁香的成功栽植将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中心绿化建设科一级主任科员王剑锋介绍,2025年,哈尔滨市持续扩大丁香种植规模,按照“适地适树,丰富景观”的原则,在巩固和保护现有丁香的基础上,与现状景观相融合,打造特色丁香景观。全年计划新植丁香6万株,品种包括暴马丁香、金园丁香、紫丁香、红丁香、垂枝丁香等品种。其中春植工作从4月27日开始,目前已完成3万余株丁香栽植。
“为确保丁香树苗的成活率与生长质量,哈市各区园林部门从苗木的规格选择、栽植坑的深度和宽度,到后期的养护管理,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各区制定了详细的养护计划,定期对新栽植的丁香树苗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工作。”王剑锋说,随着丁香树苗的陆续栽植,哈市将进一步形成“出门见绿、开窗闻香”的城区景观格局。
持续培育 探寻丁香“花样百出”的背后
丁香引入哈尔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暴马丁香、辽东丁香和红丁香是哈尔滨原有的乡土树种,在哈尔滨还是小渔村的时候,满山遍野生长的就是这三种野丁香。随着城市初具规模,它们被逐渐驯化,并和从俄罗斯引入的丁香品种一同被栽植到街道庭院里。
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丁香花属十字花科,花朵多为四瓣,偶尔会有多瓣变异情况发生。每逢丁香季,冰城市民就热衷玩一种小游戏——寻找五瓣丁香。近年来,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丁香花不仅有五瓣,还有六瓣、八瓣,甚至十一瓣……其实,十一瓣丁香多属重瓣丁香,这也已经是哈尔滨城区园林绿化一种常见的丁香种类,是名副其实的本土丁香品种。
哈尔滨的丁香优选、扩繁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从未间断过。哈尔滨第一代园林资深专家杜若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哈尔滨丁香品种多样化课题。1985年,杜若聪等人从天然杂交的丁香采籽播种,并通过扦插的方式成功培育出重瓣丁香。此后,又筛选出矮生型、多季花型、沁香型和晚花型等优秀品种。从19世纪末大面积引种丁香至今,哈尔滨常用丁香品种已经增长至13种,加上科研部门的研究品种和丁香专类园的实验品种,总计可达50余个品种。
哈尔滨市城管局园林绿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选育丁香品种可以播籽繁殖,在后代中优选。因为哈市丁香存量较大,科研人员会在街面上发现一些有特性的丁香,通过选优、筛选,无性繁殖,品种特性稳定了才会定名并大量应用,这个选育过程是十分漫长、辛苦的。”
每年4月下旬,哈尔滨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的十多名科研人员便开始对丁香进行普查:近距离观察丁香花的各种特性,比如单朵花大小,花期,花序长短,香味、叶色,并把最优的丁香做上标记。“这项工作叫‘选优’,就是为了采集发掘最好的天然丁香品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丁香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天然杂交出了许多优良品种,但它们大多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无人知晓。为了选取最好的丁香品种,几十年来,科研人员每年都坚持实地踏查街路、公园,往往10000棵丁香树中仅能选育出3~5棵优良品种。
金园丁香
通过多年的辛勤培育,哈尔滨市园林科研人员目前已繁育出丰年、红翡翠、春枝头、藕玉、天鹅粉、紫水晶、乡音等新品种。这些丁香品种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组合的可能,极大地丰富了哈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也为更多优质的丁香品种在哈市广泛种植提供了基础。
多点发力 全力推进“丁香城”建设
推进“丁香城”建设,不仅要加大丁香培育力度,还应在提高丁香普及率和提升丁香景观效果上不断探索。
2018年,哈尔滨市出台《哈尔滨市丁香特色城市规划(2018-2030)》,规划要求,至2030年,哈市将新增75万株丁香;新建10个丁香专类园;打造70条丁香特色街路。将在现有丁香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丁香品种、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丁香科学研究的投入,构建“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城市丁香空间布局。
每到五月,漫步冰城,无论是各大公园,还是街边绿地,丁香都以簇拥之姿点缀其间。微风拂过,馥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15日上午,市民张女士正带着孩子在群力丁香公园游玩,她开心地说:“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丁香。哈尔滨的丁香太美了,不仅让城市变得更加漂亮,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记者来到南岗区征仪路看到,街路两边和分车带间随处可见树高冠大、虬枝优美的丁香,微风吹过,花香四溢,整条街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家住大众新城的“网络主播”孙女士,每年五月都会把这条街作为自己的“直播室”。她说:“每年五六月份,整条街变成紫色的‘海洋’。网络直播时,我喜欢把这里作为背景,并把我们的市花介绍给全国各地的‘粉丝’们。”
近年来,哈市园林部门在增加丁香品种、提高丁香普及率和提升丁香景观效果上不断探索,要求市区新建绿地植物配置以丁香为主,丁香栽种比例占植物总量的50%以上,占灌木的80%以上,使丁香成规模、成组团、阵列式,塑造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丁香景观。在街路绿地建设中,各区园林部门注重选用不同丁香品种,突出整体效果,重点打造了兆麟街、江畔路、征仪路等581条丁香街路,并在其他不具备建设丁香街条件的街路上尽可能配植丁香,形成丁香条状景观带,拓展丁香空间。
同时,哈市还重点建设了群力丁香公园、丁香科技博览园、天池丁香公园、百利丁香园4个丁香主题公园。其中,位于上江街、群力大道的丁香公园,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园内丁香树种多达32种,花期绵延近四个月,以规模大、品种多、花期长成为市民游人赏玩丁香的好去处。2025年,群力丁香公园将新增珍稀丁香品种展示区与互动科普长廊,通过植物标识、展板展示等形式,生动讲述丁香文化故事。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哈市共有丁香139.5万株,拥有紫丁香、白丁香、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等13个常见品种。近年来,哈市在“丁香城”建设基础上倾力打造“丁香节”,把丁香向文化、经济、旅游多领域拓展,做大做强丁香品牌,使哈尔滨形成布局合理、景观震撼的丁香胜景。人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丁香城”的美誉将愈发响亮。
记者手记:
在哈尔滨城市形象的万千标识中,市花丁香无疑是最具魅力与内涵的符号之一。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同时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市应持续推广丁香的应用,加大丁香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保护工作力度。只有将丁香的品牌做大做强,才能让“丁香城”的美誉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