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哈飞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又添几分火热——近日,“党员示范同力攻坚,先锋工程驱动创新”主题党员先锋工程暨“揭榜挂帅”攻坚活动正式启动。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聚焦质量管理提升,创新方式方法,打通质量管理“最后一公里”收获新成效。
对于哈飞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来说,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落地是重中之重。“不同类型班组,大家的岗位不同,对应的质量责任也不尽相同”“对,新体系的宣贯必须更有针对性,履职尽责才更高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车间相关人员逐项精准制定培训计划,走好新体系质量责任宣贯的“最后一公里”。
哈飞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聚焦打通质量管理“最后一公里”,将质量管理体系深度融入生产管理全流程、科研生产各岗位。结合新时代三级质量体系自评价梳理成果,建立各业务职责清单,进一步实现岗位质量责任可视化。车间充分识别薄弱环节,培养全员质量管理思维,推进体系落地见效。
近日,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各班组正在召开质量分析会。会上,业务工作这条“明线”各不相同,但会议运行机制这条“暗线”经过精心策划高度统一,质量工具的应用在记录本上也成为必选项,其应用清晰记录着每次质量改进的历程。高质量的质量改进让质量管理提升凝聚更大合力、焕发更强动能。
车间结合科研生产实际,科学策划班组级质量分析会召开模式,固定机制流程,将高质量的质量改进扎根在“最小细胞”。构建班组质量分析会运行机制。聚焦质量风险管理,车间组织多种质量改进活动,制定实施有效规避措施。定制班组级质量分析会记录本,在记录本上设置因果图和5WHY法质量工具模块,落实“问题一根因-对策-验证”全流程问题归零机制,充分发挥质量工具作用。
质量风险可以“想象”出来吗?可以!哈飞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相关人员开动脑筋,将质量风险管控向“上游”延伸,极大程度上识别风险、管控风险。同时,换位思考,将自身作为“上游”,积极听取“下游”意见建议,对照改进,内外兼顾,扎牢质量防线。
车间以规避外供件及器材质量问题风险,提高防差错策划本领为目标,组织开展“守好第一道防线”外供件及器材专项活动。对外,以质量“双想”模式推演,预想车间因图纸状态变更等波动因素可能导致的质量风险,是否具备识别问题和防差错能力。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召开专题质量分析会,有效消除产品质量损失风险。
责任编辑:张泽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