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七分收。选不好种子,使用再多技术,投入再多成本,也是白搭……”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龙门通管理区副主任王福彬正检查记录各个豆种的生长特性,这样“3天一次,一次1天”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坚持“用‘芯’奋‘豆’”农人们的日常。
查看大豆生长情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要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并将“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作为重点工作。
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依托多年连续开展的“良种对照试验”数据结果,通过严谨的筛选与验证,不断优选更迭最适地区土壤性状及临江小气候生长环境的豆种“芯片”,编制出稳产、高产、抗逆性强,且深得种植户满意的良种推荐名录,以“专品种种植”的思路,推动地区农业单产持续提升,确保粮食安全。
根据上一年生长数据研判种植的21款大豆长势良好
在龙门通管理区,根据上一年生长数据研判种植的21款大豆长势良好。在使用相同技术标准与种植模式下,在大豆的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大豆长势差别明显。
王福彬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多年试验,才能拿出来推荐。就拿‘沃豆5’这个品种来说,去年种植的不少地块亩产都达到了490斤左右,而优中选优找出这款种子的过程,我们用了5年时间。”看着今年又有不少新豆种长势良好,王福彬满脸欣喜,俯身拾起一颗豆种,“这款‘蒙豆375’是我们今年‘南豆北引’中引入的一款种子,现在看有着不错的适应性,结花品质好,落花率较低,秋天产量不能低了……”
不同种子的试验田
为了进一步在“豆海淘金”,找到产量最佳、抗逆性最好的豆种,今年,分公司创新性地制定了“南豆北引”的技术模式,通过将南方高纬度种植的豆种引入进行种植试验,进一步提升了豆种库的丰富度,也为探索高产攻关积累技术经验。“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二九〇分公司存在积温较低、降水量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在优选豆种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配套来弥补大豆种植的先天劣势……”为了提质增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初昌明这些年在种植技术上做了大量努力。
他打了个比方,将种子比作人,不同种子实际上也会有不同的“脾气”,对于积温、水分、肥料的需求均有所不同,所以开展种子对照试验需要常态化进行记录与汇总,结合特点,制定出专项种植指导建议。“目前我们大豆种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标准,对于每款走向推广的好种,我们都根据其特性,对技术使用进行了微调,确保高产、稳产以及抗逆性强的优势能够复制、可推广。”初昌明介绍说。
“良技”提升了种植的标准化
好“芯”破解农业增产的“密码”,“良技”提升了种植的标准化。“为了适配好种的种植,现在我们很多工作都是提前部署的。”望着满眼象征丰收的“新绿”,初昌明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将分公司如何种好大豆展开来说。
“我们从去年秋天就开始提前筹划,无论是秋起大垄、分层施肥,还是开展航化健身、防病虫害作业,均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推进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气象站等部门为大豆种植提供近二十年的测土配方结果与气象观测结果,精准把握地域内的土壤养分与气候变化情况……”
“各管理区技术人员常态化开展踏查,及时提供植保建议,最大限度发挥种子的潜力,确保最终稳产增产……”
不同品种对照分析
一句句看似平淡话语的背后,实际上是分公司农业技术人员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通过“良种”“良技”加“良法”合力提升大豆种植单产的经验与成效。
用心选好一颗“芯”的坚持,让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从解码种子“芯片”中逐渐摸索出符合地域实情的良种名录编制思路,逐步优化了地区作物种植结构。同时,分公司还积极与省农科院、佳木斯市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使更多优质的品种源源不断进入这片土地,让稳产、提产的故事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张泽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