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要闻

罗忠毅:至忠至毅的抗日英雄 发布时间: 2025-07-14 09:32 来源:中国军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雄志 民族魂】专栏,挖掘整理抗战时期英烈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壮丽篇章,激励后人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本期推出《【英雄志 民族魂】罗忠毅:至忠至毅的抗日英雄》。

  “朝阳升起在黄金山上,秋风吹起枯草,在晴空中旋扬。平静的塘马,变成了血腥的战场。我们的罗、廖首长,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沉着指挥,驰骋疆场。为了民族的解放,牺牲在祖国的土地上……”这是当年在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悲痛传唱的一首挽歌。歌词中的罗首长,指的是带领苏南军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

  罗忠毅,原名罗宗愚,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便坚定地走上了他向往的革命道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罗忠毅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罗忠毅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罗忠毅出任江南指挥部参谋长,率部在苏南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主动打击敌人,发展壮大自己,参与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清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罗忠毅在众多自卫武装和秘密交通员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将皖南党政机关、新四军撤退人员以及失散同志,共计9000余人,安全撤离至苏北地区,为新四军的保留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西池塘战斗中,他的新婚妻子柳肇珍中弹牺牲。痛失并肩作战的爱人,罗忠毅自此立下“杀千敌为妻复仇”的誓言。

  1941年4月,苏南新四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罗忠毅任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廖海涛任第16旅政治委员,率部转战于句容、丹阳、武进、溧水地区,曾指挥部队在黄金山地区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作战,打退了顽军的进攻。此役前后持续4天,三战三捷,迫使国民党顽固派暂时停止了对苏南新四军的大规模进攻,扭转了皖南事变后苏南地区的危急局面。

  1941年11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3000余人的兵力,突然袭击新四军第16旅旅部和中共苏皖区委机关驻地溧阳县塘马村。罗忠毅和旅政治委员廖海涛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血战,先后打退敌人8次冲锋,歼敌700余人,使旅部、后勤单位1000余人得以突出重围,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我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企图,保存了我军在苏南抗战的骨干力量。而罗忠毅和廖海涛等270余名指战员在血战中壮烈殉国。

  战斗中,一股敌人突然从侧面扑来,一阵猛烈扫射,一下子倒下好几个战士,罗忠毅怒火中烧,端起机枪一阵扫射。他嘶哑着声音疾呼:“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站出来,同志们,跟敌人拼了!”几十名伤员奋力拿起武器,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当日军再次进攻时,率队冲锋的罗忠毅,中弹倒在血泊中,不幸以身殉国,时年34岁。

  塘马战斗结束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沉痛悼念:“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卓著功勋。”

  2009年9月10日,罗忠毅被国家11个部门评为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民政部授予罗忠毅“著名抗日英烈”称号。

责任编辑: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