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财经

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积极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16 16:49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王昕 记者 王忠岩)日前,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启动并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反诈是责任,共筑安全防线

  7月8日,迎着“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年度主题,在黑龙江银保监局与省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积极投身2025年黑龙江省保险业“7.8”公益宣传及健步走活动,以行动诠释行业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

  活动现场,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设立的金融服务咨询台成为市民了解保险知识的便捷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交流,重点进行了金融反诈宣传,结合真实案例向市民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反洗钱等金融陷阱的知识,提醒大家守护好“钱袋子”,提升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让专业的金融知识在轻松互动中走进公众生活。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宣传覆盖人次近500人。

  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将持续落实公安机关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的工作要求,加强反诈宣传教育,丰富宣传方式,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全民反诈,共同守护龙江百姓的“钱袋子”。

  全民反诈必修课:识破套路,守护你的财产安全

  一、为何反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威胁公众财产安全的首恶之一。根据央视网2025年6月报道披露数据,2024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全力推进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183.8万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46.9亿次、短信33.7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181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51亿元。各地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477.8万人次。

  过去一年,全国平均受骗年龄为40岁,最大和最小的被骗年龄,分别是93岁和9岁。有受害者5天连续中招3种骗术,累计被骗48万元。诈骗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不断翻新套路,无论年龄、职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作为金融机构,我们深刻认识到:反诈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守护千家万户的社会责任。只有让反诈知识像“接种疫苗”一样深入全民意识,才能真正构建防诈“群体免疫”。

  二、揭秘六大诈骗剧本:你的信息可能正在被“角色扮演”

  (一)保险场景诈骗三大变体

  1、“高收益理财型”诈骗

  套路:伪造“保单升级理财项目”宣传页,承诺年化收益8%-15%,通过伪造的“XX保险理财App”吸金跑路。

  识别要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高收益承诺必是骗局!

  2、“全流程服务型”退保诈骗

  新变种:组建“维权群”,假扮律师、保险代理提供“退保服务”,收取20%-50%服务费后失联。

  在此提醒: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优先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中介或平台进行操作。

  3、“精准定制型”理赔诈骗

  通过非法获取的保单信息,伪造带二维码的“电子理赔单”,扫码即中木马病毒。

  (二)社会高发诈骗三大陷阱

  1、“AI换脸”亲情诈骗

  案例:某市民接到“儿子”视频电话称撞人需赔5万元,事后发现系AI换脸合成。

  2、“旅行团”杀猪盘

  新趋势:通过驴友群、登山群培养信任,诱导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初期提现顺畅,大额投入后封禁账号。

  3、“医保升级”短信诈骗

  话术模板:“您的医保卡即将停用,点击xxx链接更新认证”——实为窃取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钓鱼网站。

  三、血泪教训:这些真实案例让你触目惊心

  案例一:一条短信摧毁养老钱

  65岁的王阿姨收到“医保局”短信称“参保账户异常需验证”,点击链接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后,账户内23万元养老金被分3笔转走。

  关键漏洞:未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案例二:假App背后的“投资狂欢”

  某公司财务张先生被拉入“私募投资群”,下载“XX证券”App投入58万元,初期每日收益超2%,待追加投资200万元时发现无法提现。

  事后鉴定:该App系伪造,所有数据均可后台篡改。

  案例三:“保险理赔”变洗钱陷阱

  李女士接到“保险公司”电话称其车险可获赔5800元,但需先下载“理赔客户端”绑定银行卡。操作后账户被莫名消费12笔,累计损失8.7万元。

  技术解析:所谓“客户端”实为手机病毒,可同步获取短信验证码。

  四、防诈“五步防御术”:构筑个人安全防火墙

  第一道防线:信息隔离

  设置手机“防骚扰模式”(移动用户发送KTFSR至10086/联通发送KT至10655132);

  2、快递面单、机票行程单等敏感文件使用“防窥印章”涂抹个人信息。

  第二道防线:交易验证

  启用银行账户“夜间锁”“跨境锁”等功能;

  大额转账前执行“双重确认制”(如通过官方App人脸验证+电话客服复核)。

  第三道防线:技术反制

  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具备AI可疑来电识别、高危网址拦截等6大功能);

  通过“一证通查”(微信搜索“工信部反诈专班”公众号)一键查询名下电话卡、物联网卡、互联网账号。

  第四道防线:知识武装

  熟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第五道防线:全民联防

  发现亲友遭遇诈骗时,立即拨打96110或通过反诈App“风险核验”功能协助拦截。

  注:本文数据源自央视网法治新闻《公安部:2024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

责任编辑:姚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