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便捷程度,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与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哈尔滨在公共交通领域快速发展,不仅通过公交线网优化、增加换乘便捷水平,更通过融入AI技术继续探索高效运营新模式,让冰城的交通脉络愈发畅通。
公交智能化:AI赋能,高峰时段候车时长有望缩15%
当前,哈尔滨公交系统加速向“AI+”新阶段迈进。2025年,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启动部署本地DeepSeek大模型,计划将AI深度融入公交运营全场景,一场关乎出行安全与效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公众享受到AI便捷,从客服开始。以往公交公司企管信息中心的人工客服,只能在每天5时至21时30分进行回复。如今,公交公司信息化小组已将100条线路的站点、发车时间、线路走向等信息输入本地“公交信息库”,DeepSeek可在其中搜索信息,通过文字或语音向乘客反馈。
接下来,AI在公交运营中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车载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驾驶员驾驶行为,接入DeepSeek后可形成4000余名驾驶员的“画像”,其与主动安全系统结合,能更高效地进行安全监控,预计可使事故预警率提高30%。同时,DeepSeek将参与辅助运营决策,通过掌握道路和出行特点,结合天气、客流、车辆状态等信息,制定每日分时段运营计划和动态优化调度,构造“AI智能调度中枢”,有望缩短高峰时段乘客等待时间15%。
线路优化、接驳:织密网络,实现高效换乘
随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的全线贯通,地铁和公交接驳的出行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哈市公交线路在优化调整时,注重与地铁的衔接,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在地铁3号线西北环道里段8座车站初期运营前,市交通运输局及时恢复了哈药路、友谊路、上海街上的10处公交站台使用及56条公交线路,这些线路日停靠车次近5000次,方便了周边近3万名市民换乘,提升了江南江北两地的换乘效率。目前,已有170余条公交线路直接衔接3条地铁线路,形成了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
此外,哈尔滨还打造了“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布局。截至目前,哈市公交线路总数达256条,线网里程约6000公里,主城区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实现100%全覆盖,公交换乘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更新车辆时,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出行号召,全面推动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普及与应用,目前主城六区公交车数量达到6249台,其中新能源车辆6115台,占比达到97.9%,城区主干线路实现环保车型全覆盖。
汽车租赁:市场蓬勃,满足多样出行需求
冰雪季的哈尔滨,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也带动了汽车租赁行业的迅猛发展。2023年初,冰城可租车辆约7000台,目前已增至约1.1万台。
过去,部分本地租车企业规模小,仅有三四十台车,不具备异地取还服务能力,限制了市场拓展。如今,这一短板正在被突破,诸多龙头企业率先进行全省布局。比如,交投龙悦租车公司在全省构建全域租车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及景区,弥补了异地取还业务覆盖不全的短板。更多哈埠租赁企业组团加入哈啰租车、悟空租车、携程等平台,共享车辆资源,扩大车队规模,
平台统一调度实现异地取还服务。从2023年初到现在,省内汽车租赁经营网点从392个增长到超500个;提供异地还车服务的企业和车辆从3家约1110台,发展到近百家超过6000台。
在丰富车辆的支撑下,哈尔滨作为南方游客“北上”旅程“第一落脚点”的作用更加显现。租车企业的用车数据显示,在哈市租车行程延伸至省内其他地区、省外地区的数量在逐渐增多。
责任编辑:张泽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