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07 14:15 来源:哈尔滨技师学院
邢研,汽车工程系23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黑龙江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
“五件套”里的青春重量
在学院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里,邢研的“五件套”装备格外醒目:厚重的喷漆服隔绝化学侵蚀,供气式防毒面罩保证呼吸安全,专业耳塞阻隔80分贝的噪声,耐溶剂手套防止皮肤灼伤,防滑安全鞋稳稳扎根地面。这套重达7斤的装备,他每天要穿戴10-12小时,完成3个完整的4小时喷涂作业循环。尽管总在“负重前行”,但邢研说:“我很享受通过一次次不断实践探索专业所学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正是凭借着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卓越的坚持不懈,他用坚持和汗水喷绘出了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当其他同学沉浸在假期的轻松时光中时,邢研选择与喷枪为伴,投身于汽车喷漆赛项的紧张训练中,他在备赛期间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为练就稳定手法,邢研独创“三阶训练法”即先在喷枪下悬挂500ml水瓶练习基础稳定性,再通过“千次扇形雾化”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以确保银粉颗粒排列无色差、漆膜饱满不流挂,练的是技术,实则考验的是细心。耐心。专心。在每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中,为了达到油漆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的标准,他平均每天要完成320次标准喷涂动作,手臂酸痛到拿不稳筷子是家常便饭。但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他在省赛现场面对突发状况时,依然能保持微米级的漆膜均匀度。
匠心“喷涂”多彩人生
在哈尔滨分明的四季,邢研与气候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较量。夏季35℃的高温让清漆黏度骤降,冬季-32℃的严寒又使漆面难以流平。面对这些挑战,他深知汽车喷漆的精髓在于精益求精,必须保持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为解决天气因素对作品质量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他积极向教练请教,并在清漆厚度、压枪幅度、调配比例以及稀释剂配比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试验与尝试,最终成功攻克了清漆流挂的技术难题。
在第一个模块的比赛中,由于天气干燥,油漆桶内出现了沉淀和固化,这让他的比赛进度一下落后于其他选手。“别慌!”邢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检查完油漆,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后,便向裁判提出了补时申请,经过焦灼等待,他获得了补时的机会。此时此刻的邢研展现出了令人叹服的职业素养,他的沉着始于日积月累的“熟能生巧”,首先用指尖轻触油漆表面检查固化程度(耗时12秒),取出粘度计测量数值(18秒),最后比对色卡确认色差(25秒),一鼓作气,顺利完成其他模块的比赛,成功摘得桂冠。
“这枚金牌要献给培养我的沃土‘哈尔滨技师学院’。”邢研的获奖感言朴实而情深。谈到如何规划和备战国赛时,他说:“接下来,我会继续加强抗压训练与心理调适,掌握最新技术要求,实现操作精度、速度、规范性的全面提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龙江争光!”邢研的夺金之路,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技能成才的生动实践。从深夜实训车间的照明灯到省级赛场的聚光灯,他让更多青年学子看到,每个0.01毫米的精度追求都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鲜活注解,每次精益求精的技艺打磨都在为民族复兴积蓄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