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红光镇:探索半城郊型经济之路 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8-14 18:19  来源:黑龙江网

  红光镇地处黑龙江兰西县北部,紧邻县城且202国道穿境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红光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探索半城郊型经济之路,以“设施农业”和“定制农业”为依托,聚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

  设施农业:科技赋能让大棚 “四季生金”

  红光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嘎啦果柿子、奶油草莓等8个新品种,专家定期驻村开展技术培训。通过推广双层保温膜、智能温控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克服了高寒地区冬季种植难题,使大棚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镇政府推出土地支持、信贷扶持等政策,激发农户积极性,降低了农户和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据悉,2025年全镇温室大棚共50栋,总面积突破100亩。同时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户,建设冷棚170栋,采取错季种植,年产值达1100万元。 “以前冬天只能‘猫冬’,现在大棚里一年四季都能干活,收入翻了好几番!”种植户刘国权说。

  除此之外,红光镇还打造“红光草莓”“寒地嘎啦果”等特色品牌,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借助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宣传平台,开展线上销售。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采摘节等活动,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红光镇设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定制农业:从 “种啥卖啥” 到 “要啥种啥”

  依托优质黏玉米产区优势,红光镇在域内组建了丰禾源、绿香村、蛙鸣3家黏玉米加工企业,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积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黏玉米种植企业推广“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实现从“种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种什么的”的转变,拉动着全镇庭院经济和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据了解,这3家黏玉米企业月加工量超过1500万穗,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销售模式,通过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渠道,产品远销北上广深,在拉动就业、调整结构、促进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如今全镇共有290户农民利用小菜园种植黏玉米,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除此之外,红光镇围绕市场需求,推出“私人定制”农业服务,提供“农耕体验”小菜园订购服务,开发出了杂粮、小米、大酱、豆包、酸菜、大豆油、东北民猪等优质农产品,以定制农业为笔,以优质农产品为墨,正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未来,红光镇将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产业’,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推动主导品类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村一特色’格局。让‘一品’成品牌、‘一产’促增收,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红光镇党委书记张玉辉说。(记者 王可欣)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