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28 09:39 来源:龙头新闻
当古老的药膳智慧与现代的康养理念相遇,一场能量裂变正在悄然而至。今年,我国将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把推动中医药更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列为重点任务之一。黑龙江省积极落实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龙江药膳”如同一个牢固的支点,正在撬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宏大格局。
日前,记者到伊春、牡丹江、哈尔滨等地采访,探寻“药膳+”跨界多业态融合发展。
药膳大赛,从盛宴到产业的延伸
初见伊春市林真奇餐饮服务公司总经理周凤云,是在7月6日举办的黑龙江省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上,她代表伊春队出战,精心制作的松仁茯苓饼/蓝莓陈皮饼等作品获得龙江十大药膳称号。一个月后到伊春,再次见到周凤云时,她投资的食品厂已经建成,9月底即将投产。
松仁和蓝莓都是伊春的特产,而茯苓和陈皮都是典型的药食同源。周凤云介绍,在今年哈尔滨亚冬会上,松仁饼和蓝莓饼被指定为大会特定食品,到伊春的游客离开时也都要带走几份蓝莓、松仁饼当作伴手礼,酒店定制已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第二届龙江药膳大赛的举办,让我看到了药膳产业化的方向,回来后就抓紧建设食品厂。”目前,她携手国宴大师张帅林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研发出十余种药膳产品。
林真奇餐饮服务公司开发的药膳作品
看到张帅林制作的色、香、味、形俱佳的药膳,伊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正强连连称赞。他表示,推进伊春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药膳的研发和产业化,药膳是个支点,可以撬动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市场销售,带动一二三产的融合。伊美区全面扩大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全区药材在田面积为10472亩,今年新增种植面积6757亩,预计完成药材年产量2972吨。
药膳大赛上,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感言:“这不仅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推动中药食材走向餐桌,助力黑龙江中药材产业拓展新渠道,迈向新高度的重要一步。”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药膳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699亿元。锚定了这片千亿级蓝海,参加完龙江药膳大赛,牡丹江市康乃馨中医药康养旅居基地董事长王秀芝随即赶赴贵州、北京、哈尔滨等地,对接药膳研发、生产,考察市场。
王秀芝从事医疗养老行业30多年。2023年,康乃馨中医药康养旅居基地获得“黑龙江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授牌。她带领团队,以“药膳+轻食+五谷”中医理念,用药食同源食材开发出系列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一人一案”体质调理方案。同时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融合,在镜泊湖5A级景区推出“康馨元气养生茶”系列产品广受好评。她正在打造“药茶原料溯源基地”,同时升级养生茶及膏贴智能化生产线,申请黑龙江龙九味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并形成旅游特色产品开发。
百味餐厅,“着手成春”迎来八方客
今年4月,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在黑龙江省医疗机构推广应用药膳的通知》,对推广应用药膳工作提出了要求。作为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的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在我省医疗系统率先试点开设了药膳餐厅。
顾客在百味药膳餐厅用餐
百味药膳餐厅寓意百味食材药食同源,这里像一味精心炮制的良方,目之所及细节处皆是巧思。“药食同源中医药标本”墙让访客触手可及;左侧墙上,人参、当归、决明子等药方穿插在“药食同源”大字间;右侧墙壁上,挂着设计精美的老年人营养食谱、糖尿病营养食谱、高血压高血脂症营养食谱以及减脂食谱,早、午、晚餐分列,每天不同品类。
餐厅厨师徐佳宝告诉记者:“我们的药膳都是根据各类人群专门定制的,由药膳部的中医师科学调配,再一起研究烹饪方法,保证低盐、低糖、少油,调制味美、营养价值高的药膳食品,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来到医院二楼的药膳室,自制的陈皮咖啡、五黑米糊香飘四溢,卷着一缕粉红色的枸杞冰激凌让俄罗斯访客欲罢不能,丽莎品尝了中药咖啡后又吃了冰淇淋,直呼“简直太棒了!”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日益完善的康养服务体系,绥芬河市迎来以中医诊疗为特色的跨境医疗康养热潮。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主任刘锡明介绍,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和特色中医药服务,该院对俄医疗旅游服务范围已覆盖俄罗斯远东地区20多个城市,2013年至2024年累计接待外籍医疗旅游患者5.5万余人次,今年1-7月已接待6500余人次。
刘锡明接诊俄罗斯患者阿列克
在推进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健康消费新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在绥芬河市首届中医药文化节上,俄罗斯游客成群结队来体验。“来到这里不仅体验中医诊疗,还会购买我们开发的降脂、降糖、补气血的多种代茶饮,用纯中药粉打制的保健手串也受到游客的喜爱。”绥芬河市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袁金龙告诉记者。
“膳”融百业,让小配方装上金饭碗
一款中药冰激凌为何会在市场热销?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联手深圳华研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开发出独特文化内涵的“中气食族”品牌,把中医药文化与科技内涵、场景式消费结合起来,让看似不起眼的小药膳跑出市场加速度。药膳作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实践载体,契合了当下预防性健康管理的时代趋势。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大健康产品展厅
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霍金海告诉记者,在创意设计的赋能下,省中医药科学院推出了以自研“益生酵豆”为核心的60余种药食同源食养系列产品,除了中医冰淇淋外,还有“1+100”酵豆营养粥、“酵醒态”茶饮等,与华研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一年多来,产值已经过亿元。药膳已从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渗透并转变为现代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选择。
走进位于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大厅的祖研上膳·食养中心,记者看到这里除了“中气食族”系列产品,还有自制的药膳红肠、面包、酸奶等,许多市民慕名而来。“这里是我院打造的科研成果的前端展示和推介平台,是落实国家体重管理战略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平台。我们同临床医生紧密合作,让健康食品从实验室走进大众视野,飞入寻常百姓家。”省中医药科学院运营办主任李鑫说。
祖研上膳·食养中心产品展示
当五味子与枸杞在汤锅中交织共舞,当刺五加的香气弥漫于现代化生产线之上,药膳承载的已不仅是古人“蕴医于食,寓养于膳”的智慧精髓,每一碗暖胃汤羹,都可能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千亿未来的微小支点。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王振建议,未来应以龙江药膳为特色,以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为依托,推动“食疗、医药、森林、体育、农旅、文化+康养”融合发展,推进康养旅游产品、模式、业态的全面提升与创新发展。
近年来,省中医药管理局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消费新场景,优化供给结构激发市场新活力,塑造“龙江药膳”品牌发展养生新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将继续优化供给、拓展消费场景、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中医药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为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