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科普|无人机驾驶(植保)比什么?植保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 2025-09-15 21:27  来源:黑龙江网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在郑州启幕,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技能赛项,无人机驾驶(植保)凭借其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性,备受大众关注。这项赛事究竟比什么、怎么比?植保无人机与常见的消费级无人机又有哪些核心差异?对此,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裁判、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业装备学院副院长孙雪梅教授进行了详细解读。

孙雪梅在指导

  聚焦农业植保核心能力 四大模块综合竞技

  孙雪梅介绍,无人机驾驶(植保)以现代农业植保任务为核心,依据标准作业流程考核选手的无人机系统操作与农业应用综合能力。选手需独立完成内场技术操作与外场实际作业,全面展现无人机驾驶员的专业素养。

  赛事主要包含四大比赛模块:在无人机典型故障诊断与排修中,选手需使用智能检修平台及智能巡检四旋翼无人机,采用无人机典型故障的诊断检修方法,对无人机存在的10项硬件故障和20项软件故障根据故障特征进行分析诊断及排修,实现无人机飞行及应用功能的修复,并编撰典型故障诊断维修报告;在无人机整机调试与飞行测试模块中,选手需要按照任务要求利用智能巡检四旋翼无人机及相关软件对无人机系统进行联调联试,并完成外场飞行测试;在农情航测规划与建图分析模块中,选手需要使用智能巡检四旋翼无人机及相关软件完成场地范围确定、航线规划、影像数据获取及建图成果分析;在植保作业全流程综合验证模块中,选手需要按照任务要求对植保无人机进行组装及系统联调联试,开展模拟地块的航线规划、植保作业及应急工况飞行。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和相关软件,完成植保无人机喷洒装置的装配调试,飞行系统的联调联试,编撰调试报告;通过自行获取的场地影像评估场地环境条件,完成植保航线作业规划;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行前检查,开展植保航线飞行作业;使用植保无人机以姿态模式完成指定路线的飞行作业。赛事评分采用“评价分(主观评价)+测量分(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的全面性与公正性。

选手在调试植保无人机(训练用)

  功能与性能双差异 植保无人机专攻农业场景

  “植保无人机与一般消费级无人机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孙雪梅强调。首先,植保无人机‌是专为农业场景设计的,主要功能包括农药喷洒、种子播种、施肥等农业生产作业。其作业需结合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施药,且需适应复杂农田环境;而一般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娱乐航拍、物流配送、安防监控等非农业领域,功能更偏向于影像采集或轻型运输。除此之外,植保无人机还需携带药箱或者种子,通常载重15-30公斤,比一般消费级无人机重约5公斤,且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来延长作业时间,植保无人机单次续航可达1小时以上。

植保无人机在田间作业

  效率与效益双提升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显著。孙雪梅介绍,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作业120-140亩,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不仅大幅降低人工成本、节约农药化肥用量,还能通过精准施药提升作物产量。“数据显示,精准施药可使作物产量提升5%-15%,例如新疆棉花田通过无人机飞防,每亩增产8%-10%,增收200-300元。”

  2024年,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黑龙江省要实现低空经济规模培育壮大,低空空域改革实现突破,场景应用形成龙江特色,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活力倍增,加快构建研发制造和市场运营双轮驱动、综合保障与延伸服务协同提升的低空经济产业新格局,打造低空经济特色示范区。“在政策与产业的双重支持下,具备专业技能的植保无人机人才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推动智慧农业迈上新台阶。”孙雪梅说。(记者 王可欣)

责任编辑:杨卉松

审  核:刘海龙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