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16 08:28 来源:龙头新闻
加快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维护市场秩序、护航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以智慧监管赋能,构建指挥调度中心;创新企业开办服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推出“技术+监管”组合拳,打造“诚信计量”……一系列举措的推出,让曾经依赖“人海战术”“事后追责”的监管模式,逐渐转向“精准预警”“源头治理”,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键直达” 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过去,我们收到相关案件线索,需要先与辖区市场监管局沟通,再由辖区局转相关市场监管所办理。现在,通过指挥调度中心,我们利用智慧监管模式可以对案件线索‘一键分发’,遇到紧急情况,中心可以直接调度基层管理所进行快速查办。”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指挥调度中心负责人郑家亮告诉记者。
指挥调度中心工作现场
智能显示屏
12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指挥调度中心,多功能办公大厅内的显示屏格外抢眼。屏幕上,不同的画面来回切换,画面里有来自“12345”转办和“12315”等平台收集的线索信息,工作人员将这些线索信息进行不同级别的风险划分,随后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平台把研判后的信息“一键分发”到所属区县市场监管局,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收到线索后及时处理,处理后再将处理结果上报至指挥调度中心。
郑家亮介绍,指挥调度中心包括“一枢三区”(指挥调度中枢、日常办公区、综合研判区、视频会议区),是整个“研判预警、指挥调度、行动处置、系统治理”智慧监管的大脑和中枢,集“风险预警—科学决策—精准指挥—统筹行动”于一体,实现重点事项的高效指挥、精准调度、快速响应。
“12315”接诉中
日前,该局12315消费维权中心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哈市一市场内购买到缺斤短两的商品,并与商家产生了纠纷。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12315”迅速将该工单推送至指挥调度中心,中心立即联系商家所在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紧急处置。执法人员现场对商家计量器具进行校验,确认存在短斤缺两行为后,责令其向消费者退还差价并致歉。同时,对商家开展计量法规教育,依法作出警告处理,并督促其现场整改,消费者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整个处理过程不到1个小时。
据悉,在指挥调度中心的智慧调度下,哈市市场监管部门的案件线索能做到2个小时内接诉处理,4个小时内反馈案件线索处理初步情况。
创新服务 企业“起名”智能便利
今年,在智慧监管应用场景下,哈尔滨市企业开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企业开办办理
“以前我是个体工商户,为门店起名时遇到了困难,系统不是提醒重名,就是名称通过概率低。当时,我用了半天的时间才起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名字。”近日,市民刘猛申请开办企业,他来到道里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如何为企业快速起名。“不仅想给公司起一个好名字,更想不费周折就能把名字快速起好。”刘猛说。
当得知哈市“企业开办直通车”增加了智能起名功能,刘猛立刻利用该功能输入关键信息,并选择喜好的风格进行个性化起名。“不到半分钟,名字就起好了,真是又快又好。”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哈尔滨市硕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一行字,刘猛赞叹道。
AI惠企名
刘猛用的智能起名功能是今年哈尔滨市“企业开办直通车”试点上线的AI惠企名。作为哈尔滨市为经营主体开办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功能引入DeepSeek、千问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采用问题引导方式,收集企业类型、经营地址、风格喜好等信息,围绕名称字号风格、字号寓意、行业表述、组织形式、禁限用词、商标六大维度开展模型训练,为经营主体起名提供智能帮助。
据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登记管理处处长王建宇介绍,AI惠企名具有智能推荐并查重、多类型风格推荐、自定义名称调整等亮点,支持从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中识别出符合名称业务规范的关键信息要素,依托高精度的语义分析与推理以及强大的文本生成及创作能力,提供符合用户喜好及行业特点的“好用”“想用”“可用”的批量名称供申请人选择。该功能的上线有效解决了经营主体“起名难”的问题。
“技术+监管” 打造诚信计量新生态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打出“技术+监管”组合拳,通过技术升级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力打造诚信计量新生态。
“市场给我们业户统一配了电子秤,不仅规范了业户们的计量行为,更让市民、游客买着放心、安心。”13日,在道里区红专街早市,卖山珍的业户刘宇正忙着给外地游客称木耳。据市场管理人员李丹介绍,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日前,早市管理部门为业户发放了70台防作弊电子秤,并配备10台备用秤规范市场内流动业户计量行为。
规范业务计量行为
为规范农贸、海鲜市场及街路摊区经营业户计量行为,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集贸市场“三四五六”计量管理体系,着力构建行政部门重点管理、开办者责任落实、计量器具有效管控的“三位一体”治理新格局;推出信用评价与“黄红牌”分级警示管理、联合惩戒、“手机变砝码”等“四建立”创新监管举措;落实管理制度、赔付责任等“五落实”;按照统一操作流程、统一组织报检等“六统一”,实现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精准管控。
近日,在巴彦县,市场监管部门在海鲜、肉制品等单价较高商品经营领域,重点推广搭载加密芯片和智能锁定技术的防作弊电子计价秤,从源头杜绝“八两秤”“九两秤”等问题。同时,在商超、集贸市场等场所增设20台具备防篡改技术的公平秤,内置溯源系统,确保消费者可随时复验,形成“智能秤具+公平秤”的双重保障。
市民体验公平秤
在超市新增的公平秤前,消费者称,“复称一下,心里就踏实了。”对此,商户也表示,“新设备虽需适应,但顾客信任度显著提升,回头客也渐渐多了。”目前,该体系已在全县集贸市场全面落地,首批完成50家经营户设备升级,年内将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通过“源头防控+终端验证+全民监督”模式,为营造诚信经营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让“足斤足两”成为市场常态。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