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约在东极佳木斯绽放

发布时间: 2025-09-20 22:05  来源:黑龙江网

  当秋风拂过三江平原的黑土,将稻香揉进皎洁的月光,9月19日的佳木斯市东风区启航广场,正上演着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之约”。由省委宣传部主办、佳木斯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全省“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在此温情启幕,现场群众与直播间观众共赴这场融合民俗风情、奋斗故事与文明温度的中秋盛宴。

  白昼集市:烟火气里的文明温度

  午后的启航广场,早已被热闹的“文明实践集市”唤醒。30个惠民服务点位一字排开,像一串串联起民生需求的珍珠,在秋日阳光下闪耀着温暖的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团队义诊桌前,市民李阿姨刚测完血压,手里攥着写满健康建议的纸条,笑得眉眼弯弯:“不用跑哈尔滨,家门口就有省级专家看病,这中秋礼物比月饼还贴心!”专家们耐心解答着市民们的疑问,将专业医疗服务化作秋日里的暖心慰藉。

  另一边的反诈宣传点位,市公安局民警正拿着案例手册“以案说法”,生动的讲解让市民们频频点头;非遗展示区里,剪刀在红纸间跃动,转眼化作奔马的模样,市民们围在桌前,指尖触碰间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佳小艺”志愿服务队的书法志愿者挥毫泼墨,“共赏月色”“回家过中秋”等字样的书法作品,被市民们在墨香中留下最特别的节日纪念。

  “从2022年至今,文明实践集市早已是佳木斯市民的‘老熟人’。”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和实践科科长姜文瀚说,“我们把医疗、法律、文化这些服务‘打包’送到群众身边,让文明实践不是‘空架子’,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此时的广场上,咨询声、欢笑声与剪刀裁剪红纸的律动交织,汇成一曲文明赞歌。

  夜幕演出:月光下的精神共鸣

  华灯初上,月色怡人。启航广场上,总宣传片的画面在大屏上流转,一场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歌曲《你早,佳木斯》的旋律响起,歌声里满是三江沃野的辽阔、黑土稻浪的豪迈,台下观众跟着节拍轻轻哼唱,眼中满是对家乡的热爱;歌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舞台上,金黄的“稻穗”随风舞动,建三江老农垦人李云仙拄着拐杖走上台,讲述起60年前“人拉肩扛”的垦荒岁月,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身旁的90后技术员李光旭举起农场智能控制中心的照片,老农垦与新青年的隔空对话,勾勒出龙江农业现代化的壮阔图景。

  非遗传承人的登场,让演出更添文化厚重。伊玛堪传承人吴翠霞身着传统服饰,一曲赫哲族说唱悠扬婉转,“我家五代传承伊玛堪,爷爷曾在人民大会堂演唱”的故事,让现场观众听得入迷;特伦固传承人闫琴唱起赞颂英雄的古老旋律,鱼皮画传承人赵环宇手持丰收主题鱼皮画,身着千年鱼皮服饰,将赫哲族“衣鱼兽皮,陆行乘舟”的渔猎文化娓娓道来。“大家跟我一起说——节日快乐!”全场用赫哲族语言送上祝福,声音穿越广场,在月光下凝成最美的文化共鸣。

  最动人的瞬间,当属同江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刘天宇与妻子徐琮璞的故事。“他守着祖国东大门,我守着我们的小家。”当歌曲《不远》响起,塔河、伊春分会场的画面同步播放,坚守岗位的奋斗者们在月光下“相聚”,诠释着“不以天涯为远,报国志向不移”的家国情怀。

  明月寄情:文明之光照亮未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歌声渐歇,大合唱《不忘幸福来时路》的旋律又起,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歌声里满是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期许。最后,歌舞《希望的田野》将演出推向高潮,“富饶黑土地,丰收看龙江”的歌词,与现场群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三江平原上久久回荡。

  这场活动不仅是中秋的团圆,更是文明的传递。从白昼的文明实践集市到夜晚的文艺演出,从医疗义诊到非遗展示,从奋斗故事到家国情怀,这场“明月之约”让传统节日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让全省13,3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织就的“文明网络”,在东极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自19日起至中秋节,省委宣传部将组织全省各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月光如水,洒在启航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也洒在群众笑意盈盈的脸上。这场跨越山海的文明之约虽已落幕,但文明的种子已在黑土扎根,在月光的滋养下,将生长出更多温暖与希望。正如那轮千里共赏的明月,“明月千里寄相‘斯’”的故事,还将在龙江大地上继续书写,让文明之光照亮每一个奋斗者。(安晓峰 商松林 宋洋 记者 石启立)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