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29 16:16 来源:黑龙江网
卷首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视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东北振兴和黑龙江发展明确战略定位、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一篇篇科技创新实践论文写在龙江大地上,汇聚成新质生产力“源头活水”。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龙江科协事业发展蓝图,省科协策划开展“创品牌·树形象”学会创新引领行动。从“学会·人物”“学会·品牌”“学会·成果”三个方向系列报道着手,面向公众集中展现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按照总书记指引方向,发挥独特优势服务创新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崭新风貌,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力量。
在浩瀚宇宙中,空间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哨站”,更是国家太空资产安全的核心。面对日益严峻的空间碎片威胁,如何保障空间站的安全?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庞宝君,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与航天器防护研究工作的太空安全专家,二十余年如一日攻坚克难,以自主创新之力为我国航天器筑起“铜墙铁壁”。
攻坚核心技术,筑牢太空安全屏障
庞宝君的科研生涯始终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他前瞻性地提出基于声发射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通过不懈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结构超高速撞击动力学响应难题,该技术在航天型号任务中得到工程化实施,应用于我国空间站建设,为空间站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带领团队历时两个五年计划,自主构建了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被纳入ISO国际标准与欧美同类型模型并列作为参考模型。面对高性能防护材料长期受制约这一挑战,他主导筛选的国产高性能填充材料替代方案,被采纳用于空间站防护结构设计中。这些成果不仅保障了载人航天器的安全,更将为我国非载人航天器的生存力评估和空间碎片防护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科普与思政融合,播撒科学种子
庞宝君教授长期投身科普事业,善于深入浅出地凝练科研成果为科普素材,立足提高我国空间资产在轨安全运行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平台,以生动语言和真实案例向亿万观众解读航天科技,讲述空间碎片防护的“幕后故事”,引发广泛反响。
他注重从兴趣入手,通过猜想、实验、改进的实践过程,培养青少年辩证思维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的科普推广传播渠道多,内容新颖前沿,覆盖人群数量大,深受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不仅如此,他还将科普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之志。他说:“守护空间资产安全是我一生的事业,而培养更多仰望星空的人,则是这份事业的延续。”
他带领空间碎片防护团队依托哈工大航天学院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研究中心,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和参与编写多部国内/国际标准。他个人也被授予第八届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2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典赞·2023科普龙江”年度十佳科普人物等荣誉称号,荣获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科普作家协会首届“天鹅奖”(科普创作与传播)科学家奖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庞宝君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证明:科技报国无需豪言壮语,只需脚踏实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科学普及不必形式主义,只需以真心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仰望苍穹、脚踏实地”的初心,更看到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绘就的强国之路。(记者 徐楠)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