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北国绿韵 龙江新章

发布时间: 2025-10-24 10:30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龙江实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以精准治污破解民生关切的环境难题,以科学护绿夯实北方生态安全根基,以低碳转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壮美画卷,正在黑土地上渐次铺展,化为龙江儿女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

  深秋的松花江畔,何家沟栈道旁,婚纱摄影师李龙正忙着为新人捕捉这份浪漫。

  每一次快门的轻响,不仅定格着新人的甜蜜,更悄然记录着这片水域的重生。松花江,这条滋养东北平原的龙江“母亲河”,曾一度因工业排污、生活污水的侵蚀,沦为黑臭水体横流的“生态伤疤”。

  治水之要,首在清源 。排污口整治成为这场碧水攻坚战的关键一役。黑龙江省以“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铁腕决心,仅用三个月完成全域“扫描”,精准锁定入河排污口11196个。激增五倍的数据背后,是刮骨疗毒的勇气,更是构建“全闭环、精细化”治水体系的核心密钥。何家沟、肇兰新河、蜚克图河……这些曾让沿岸居民掩鼻而过的黑臭水体,如今污浊尽扫,重焕清澈容颜。今天,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程师们,正进行例行的“水质体检”。

  始于“毛细血管”的清源行动,让全省水体的“主动脉”强健跃动。2024年,全省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20年跃升10.2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更是跃升至优等级。

  五年的生态蝶变,不止映于一江碧水,更见于万里晴空。眼下,全省供暖季启幕,这恰是对“龙江蓝”成色的年度大考。回望2020年同一天,空气指数曾逼近轻度污染;而五年后的今天,晴空如洗,“优”级空气已成常态。

  从“灰蒙开局”到“晴空常驻”,这张跨越五年的“蓝天答卷”,是全省上下勠力攻坚的生动注脚。 在曾饱受煤灰阴霾困扰的煤城鸡西,昔日的“燃煤大户”--大唐鸡西第二热电公司,核心锅炉已悄然完成超低排放“换装”。煤城七台河,废弃的矿井瓦斯也不再直排天空,而是化作清洁电力。

  这份转变,早已不是某个人的选择,而是龙江生态治理从宏大叙事走进百姓日常、从产业转型渗透到企业肌理的鲜活注脚。当“用环境换增长”的粗放老路成为历史,环保不再是束缚发展的“紧箍咒”,而是企业逐鹿绿色低碳新赛道的“制胜密钥”。 这把“密钥”如何解锁发展新空间?黑龙江岁宝热电的“生态账本”给出了有力回答。

  从“买碳”到“卖碳”,从“负债”到“盈余”,生态账本与经济账本同步飘红。为让这样的“双赢”个案成为常态,黑龙江构建起“1+N”政策体系,以省级“双碳”实施意见为引领,配套19个专项方案,清晰勾勒出低碳转型的“路线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99家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市场活跃交易,累计成交额突破40亿元。从一炉一人的革新星火,到一城一企的绿色蜕变,五年来,黑龙江以铿锵步伐,推进全域绿色转型。点染于水光天色间,融汇于发展脉动中,绿色,已成为这片广袤大地最鲜明、最动人的时代底色。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