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1-17 09:05 来源:龙头新闻
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米厂车间内机声隆隆,全自动加工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行,进行稻谷加工。稻谷经过脱壳除杂、碾米、抛光、色选等一系列流程,并精准去除糠粉、胚芽、碎米及未熟粒等,最终变为晶莹剔透的大米。

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如今,这里可以实现日加工水稻1800吨。在这背后,离不开技术改造的功劳。米厂车间主任黄吉祥说,自动化、数字化设备显著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与管理精度。以包装车间为例,从称重、封口、装箱到码垛,全程自动化操作,每小时可包装720袋大米,效率是传统包装模式的1.5倍以上。今年公司还引进了“六面体打包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截至10月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水稻加工量同比增长6%,大米产量同比增长6%。“公司依托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可视化质量管控体系,推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黄吉祥说,“未来,我们将依托技改项目,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管理,以更优质的产品保障市场供应。”

包装车间的机械臂
在富裕县经济开发区塔哈综合产业园区,坐落着目前全球单体最大的酵母厂——益海嘉里英联马利(富裕)酵母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技改项目于2024年11月开工,计划淘汰设备14台套,更新设备20台套。
益海嘉里(富裕)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助理胡晓静介绍,项目完工后,将使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产品质量更稳定,新设备精准控制发酵等环节,降低次品率。设备维护简便且故障减少,保障生产连续性,有效节约了原料与生产成本,综合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质量和成本优势。
胡晓静同样以包装设备为例,他说,包装设备更新为六连袋酵母抽真空包装机、500g干酵母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后,将具备伺服驱动、智能称重、多规格自适应等功能,包装速度提升至每分钟10包至30包,精度达到±0.5%,袋型合格率达99.8%,还能整合产线,使日产效率提升50%,生产节拍缩短25%。

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包装生产线
据悉,2025年1月至9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速43.8%、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38.1%、高于全国37.8个百分点。这强劲势头的背后,离不开精准政策的全力护航。
随着“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支持力度,2024年7月,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补助政策实施细则》,对享受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的全省工业领域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技术改造项目,按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追加补助。
2025年,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黑龙江省财政厅积极行动,已支持项目96个,兑现资金1.4亿元。这一政策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激发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需求和企业内生动力。

益海嘉里英联马利(富裕)酵母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
建龙北满特钢因设备老旧致使企业生产运行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安全运行存在隐患。
在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自身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以及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建龙北满特钢开展了高品质特殊钢设备升级及数智化改造项目。计划通过系统性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老旧设备,引入先进高效设备,并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工程,搭建生产、能源、物流精细管控系统,同时制定详细时间表与责任分工保障推进。
建龙北满特钢人事行政部副部长于海波介绍,项目完成后,将显著提升生产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更好保障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生产等环节精细管控,带来良好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政策赋能添动力,技改升级促转型。黑龙江省以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抓手,以企业内生需求为导向,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热潮持续涌动。如今,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速领跑全国,政策红利不断转化为发展实效,既让传统产业插上“智慧翅膀”,也为新兴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未来,随着“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政策支持持续加码,企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黑龙江工业将在技改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更为持久的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