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赋能冰雪:蒲公英、姜黄等天然色素让雪雕更环保持久

发布时间: 2025-11-17 13:14  来源:黑龙江网

  蒲公英、姜黄、栀子、苏木…… 这些常见植物,正为冬日冰雪景观注入缤纷色彩与生态活力。

  近年来,彩色雪雕景观逐渐兴起,但传统着色技术多依赖丙烯等非环保工业染料,弊端显著。这类染料与雪的融点差异较大,不仅会缩短雪雕观赏周期、影响视觉呈现效果,还会污染环境且后续清理难度大。

  针对这一痛点,2023年,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王海峰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龙江森工资源优势,联合惠州学院研发出植物色素提取技术,将其制成粉末色料用于雪雕着色。“植物色素与雪的融点相近,着色均匀且稳定性强、不易脱落,能大幅延长艺术作品的展示周期,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冰雪主题公园及户外展览。” 工作室负责人王海峰介绍,该技术既保证了彩色雪雕的观赏效果,又显著提升了生态友好性,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团队经过筛选,确定蒲公英花、姜黄、苏木和栀子为核心色素提取原料,它们的稳定性特征与冰雪环境高度适配。蒲公英花色素在 20℃-50℃时稳定性良好,吸光度变化率<5%,而冰雪环境温度通常低于 0℃,远低于其降解阈值,能实现色素稳定保存;姜黄、栀子色素在 pH 值 4~8 范围内结构稳定,与冰雪基质的弱酸性(pH 5.5~6.5)完美契合;姜黄、苏木色素的室内光稳定性较好,适配户外短期展示需求。

  在提取工艺上,团队优先采用水提取法,既环保又能满足冰雪景观 “无有机溶剂残留” 的核心需求;针对苏木素等脂溶性色素,则采用 “乙醇 - 水混合溶剂”(体积比 1∶1)提升溶解度。提取完成后,需经 8000 r/min、3 分钟的离心处理去除杂质,避免色素溶液堵塞后续喷洒设备。

  着色环节同样注重细节把控:首先对冰雪表面做轻微酸化处理,再采用压力 0.2~0.3MPa 的喷雾法均匀覆盖,单次喷雾量控制在 50~100 mL/m²,防止冰雪融化;染色后 30 分钟内,喷洒 2% 明矾(硫酸铝钾)溶液,通过 Al³⁺与色素分子的配位作用增强附着牢度,实现稳定固色。

  “植物色素可自然降解,不会对冰雪覆盖的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王海峰表示,若植物提取物染色技术成为彩色冰雪制备的核心方案,将推动冰雪产业向生态友好型转型,为冬日文旅增添更多绿色可能。(记者 王可欣)

责任编辑:杨卉松

审  核:刘海龙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