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记着

卜留克家宴丨《记着》栏目 第14位讲述者 发布时间:2023-03-12 11:09 来源:黑龙江网

  文丨陈晓雷

  《记着》栏目 第14位讲述者

  也许是年龄渐大的原因吧,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想起自己生不逢时的事情,正是因为阅历的日渐弥深,我才感到人生经历中的哪些倒霉事是最值得回味的。

  我刚出生不足一个月,迎头赶上了20世纪中国的一场最大的饥荒。母亲说怀我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吃,是靠吃内蒙古高原上特产的土豆和卜留克,才度过了那段孕育我的艰难日子。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大兴安岭的冬天是最难熬的。大雪封山之后,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珍贵如金子般的粮食,运到边远偏僻的大兴安岭林区就寥寥无几了。那时大兴安岭人的主要食物就是土豆,几乎每家屋内的地窖中都贮满个头儿大大的土豆,与其相伴的还有一种山地里种出的蔬菜,也是山里人冬天最不能缺少的食物,它有个古怪的俄罗斯名字,叫“卜留克”。

  卜留克个头儿小的也有大碗那么大,它是大兴安岭特有的物种,特别适合于高原山地生长,它既耐寒,长势又快,不足两个月它就长成了,小的要一二斤,大的要三四斤,切开的卜留克呈桔黄色,看着它总让人想到高原夜晚头顶上那轮金黄、宁静的月亮。咬它一口,又脆又甜,嘴里嚼着它,山里的孩子心中洋溢着满足,似乎生活中再没有忧愁了。到冬天,卜留克没有土豆那么幸运,地窖只存储土豆,自然就没有它们的地方了,只好把它们堆放在院子里冻上。

  我们吃它的时候,便洗净泥土放在大铁锅里煳熟,然后再切成片儿,装在大盆里端上桌,顶着热乎气儿狼吞虎咽地吃下,就成了我们的一顿美美的晚餐。那年代,土豆和卜留克,是大兴安岭人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物,它们像一对孪生姊妹,常常在一个锅里被煳熟,土豆被一切两半儿,卜留克被切成多片儿,土豆雪白雪白的,看上去银闪闪的,卜留克看上去则桔黄桔黄的,金灿灿的。

  当这一对孪生姊妹散发着缭绕蒸腾的热气,装在一个盆子或一个盘子里,被端上大兴安岭人家的饭桌时,每户木刻楞房子里的男女老少,便忘记了寒冷严冬的存在。尽管窗子上霜花仍在,屋外正呼啸着大烟炮儿雪,我们这些山里孩子一手抓着土豆,一手抓着卜留克,蘸着香喷喷的大酱,狼吞虎咽地吃得满头冒汗,一会儿人人肚子溜圆,嘴巴上还粘着残留的大酱。

  邻家小朋友见面就问:吃饭了吗?对方答:吃了——卜留克!我们嘴里说着,心里却早已想外面的冰雪世界了,滑冰,溜爬犁是万万不能饿着肚子的,是土豆和卜留克发出的热量,让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能抗拒大兴安岭上零下四十余度的严寒,给我们饥饿童年以满足,给我们苦难童年以欢乐。

  我是个躁动不安、极端淘气的孩子。我在外祖母正做饭的炉子里烧卜留克,乱捅炉子,捅涝了火,让外祖母贴了一锅的玉米面大饼子,全溜了锅,变成了一锅糨糊糊的玉米面粥。

  外祖母气极了,挥着锅铲子对我喝道:你个小现世宝,你淘得没了边沿儿!说完惦着小脚,气冲冲走来,欲揍我一巴掌。我像一只惹了祸的小猫儿,灵巧地躲闪着外祖母的追打。

  尽管这样,我还没忘了从炉灶里掏出尚未烧熟的卜留克,一边跑一边啃,险些被外祖母抓住,见我手里拿着烧得黑黢黢的卜留克,嘴角和脸上粘的炉灰,把我搞的像唱京戏的“花脸”……外祖母被我气人的狼狈相逗笑了,气也消了,笑道:这孩子,卜留克有这样吃的吗,看你那魂儿画的脸,像个小鬼儿,快给我洗洗去!

  我蹦过了门栏,逃进河边白桦林里“避难”去了。晚上,我见外祖母脸上恢复平日亲切慈祥了,才敢上桌吃饭,可心里仍嘭嘭直跳,眼睛总斜睨外祖母,担心她把我干的坏事告诉爸爸妈妈。

  我刚坐在炕边,外祖母就把一大盘煳熟的切成厚片儿的冒着热气的卜留克端上饭桌。接着,又把一小盘卜留克放在我眼前,我仔细看,一共四片,是用豆油煎过的,表面一层金黄色的咖吱儿,像在卜留克片平面上画了几朵金玫瑰,闪闪发光,这东西油汪汪的香味儿直冲我的鼻腔!这是外祖母给我做的“专供美食”。

  我早已馋得口水横流了,忙伸手就要拿,被外祖母轻轻一巴掌打在手上:热啊,烫着你!我愣愣地住手,滑稽相把全家人都逗得哈哈大笑了,妈妈几乎笑出了眼泪……

  这时,外祖母又端上了一道菜:辣椒油、酱油生拌卜留克丝。外祖母把黄澄澄的卜留克,切得向粉丝一样细,一样均匀,这似乎也是一道家人从没吃过的美味佳肴,强烈的香味儿在全屋子弥漫着。

  这个晚上,我们家开了个卜留克全餐“宴会”。

  外祖母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脑勺儿,说:傻小子还愣着干啥?吃啊!这时,我们四兄妹像听到发令枪声一样,低头抓起卜留克,一阵风扫残云……家里的气氛充满温馨,欢乐。

  童年记忆中,这是我吃得最香的一顿晚饭。

  讲述者:

  陈晓雷(图特戈),蒙古族,呼伦贝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中央戏剧学院,当知青、矿工6载,做记者、编辑20余载。出版专著《缺失苹果的高原》等8部,散文集、长篇小说分获第4届中国煤矿优秀图书奖、第11届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第五届吉林(公木)文学奖。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