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丽纯
《记着》栏目第21位讲述者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2022年的春节我是在海南的东方市度过的,退休了我在这里避冬养生。
年三十的早晨,我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醒了!拉起窗帘,看见对面楼的阳台上,一名老者正乐呵呵地举着一挂小鞭燃放,不由得感叹,都是疫情惹的祸啊,弄得大家都病怏怏的。
年来了,都想放放鞭炮,一是喜庆,振奋精神;二是燃放几挂鞭驱赶病毒,崩崩晦气。窗前的老者可能就是这个想法,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天空突然飘起小雨,这是春雨吗?我有些欣喜,于是推窗赏雨。湿润的风,微凉的雨,温柔地轻抚我的脸颊,很是惬意。向西眺望,海面波涛翻滚,天海相连。向东近瞧,一片村民小楼锁在雾雨中。椰树愈加翠绿,火焰花开得娇艳水嫩。楼下就是商业街,五颜六色的雨伞像流动的花朵,在街中开放,如一幅年画,画中有景,景中有人,唯美眼眸,唯美心田。雨点嘀嗒,仿佛是鼓乐之声,伴随着人们的笑语,演奏出一曲节日的序曲。
我手擎雨伞出门购置年货,也想赏雨中之景。邻居家的老夫妻在门上贴对联和福字:往左一点,大劲了,再往右一点。他家的小孙子举着小红灯笼抬头喊,奶奶,我要点灯笼。奶奶笑眯眯地弯下腰告诉孙子:大乖,灯笼这里有开关,按一下。孙子用大拇指一按,脸瞬间就变成了一朵花,像一只可爱的小虎子一蹦一跳地跑了。
来到楼下,小区的大门两侧也贴上了大红的对联。这对联是来这里居住的候鸟人自己写的,鬓发如雪的老人们,吹拉弹唱,个个身怀绝技,会写书法的大有人在。两只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门楣两旁,摇着喜庆,摇着幸福。一街灯笼穿着红衫,照出年味的喜庆,高楼的轩窗里也都挂着红灯笼,像喝醉了酒的脸蛋。因为怕疫情传播,各个小区准备的春节联欢会都取消了,有些遗憾啊!
微雨濛濛的商业街上,购年货的人们都两手满满。这里不像东北天寒地冻,很多年货都提前买回家储存了。海南热,年货都是现买。一堆一堆的椰子,像橄榄球似的,让人忍不住要当场喝上一个;一车一车的火龙果,像红红的灯笼似的,让人止步不前;一筐一筐的芒果,像穿着各色裙子的小胖娃,让人爱不释手。
买海鲜的人们,更是拥拥挤挤,虽然不止一家卖海鲜,但每个床子前都站满了人。马头鱼、马鲛鱼、金鲳鱼、红鳟鱼、石斑鱼、鲍鱼、海蛎、海虾等等,有些鱼我都叫不上来名字。卖海鲜产品的几乎都是当地人,卖馒头烧饼、猪手肘子酱牛肉、豆腐素鸡等熟食的,都是东北人开的店。活跃了这里的市场,方便了来这里居住的外地居民。
说的有点远了,我买了一条石斑鱼,几只鲍鱼和绿色蔬菜回到家里。两个人的节日,吃不了什么东西。节前儿媳就给我们邮来了五常大米、节日大礼包,甚至酸奶干果,一大堆过年的东西,在千里之外传递她们的孝心。
年三十的晚上,刚把美味佳肴摆到桌上,电话就响了,原来是小孙子要跟我视频。手机里露出红苹果似的圆脸。奶奶过年好!稚嫩的声音,把我的心暖化了。奶奶发你个大红包!一会一家三口在屏幕上拱手冲我拜年,我和老伴举起酒杯,隔屏共祝新年好!小孙子的头一下挤到前面,戴着虎子帽,举起两手,摇头晃脑冲我大笑。哈哈哈!笑声穿越千山万水,传递喜庆,传递亲情。
海南的年三十,温暖如春,暮晚窗外霓虹闪烁,窗内灯火通明,飘出烹炒的香气。笑语欢歌伴着鞭炮声在耳畔响起,电视里春节晚会就要开始了,今夜无眠了!
讲述者:
周丽纯,哈尔滨市作协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副高职研究馆员。曾在各大报刊发表多篇作品。
责任编辑:张宇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