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汤旭东 记者 曲立伟)全区村支部换届配备纪检委员、建立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建设……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把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着眼科学统筹、规范运转、提升质效目标,着力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建设,持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全面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统筹监督力量 织密基层监督网络
“村承包合同签订完要立即公示,前期招投标材料也要一起公示……”这是塔河县开库康镇马伦村纪检委员谷瑞民跟几名村干部在沟通工作上的一些事宜。
马伦村在2021年1月份村支部换届时,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了兼职纪检委员谷瑞民。谷瑞民“走马上任”后,专门设置了三处公开栏,对财务、村务、党务定期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从那以后,不管是村里的土地发包还是水面发包,全都进行公示。去年,马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余万元,村集体累计分红20万元,历史性地实现了人均分红翻番。村民监督委员会从人员名单的确定到发放钱款全程参与监督指导,确保钱款一分不少地发放到每名村民手中,全过程没有任何异议。
针对我区辖区面积大,监督对象相对分散、村级监督力量薄弱、基层“微腐败”时有发生等实际问题,全区43个乡镇(街道)配备的155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全部到位,80个村均已配备纪检委员,实现全覆盖。
建立履职清单 明晰基层监督方向
前不久,漠河市黑山村纪检委员高源对全村的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并接受村民监督。
如何让基层监督工作运行更有效?让干部履职更尽责?
我区全面加强对乡镇(街道)纪(工)委的双重领导,明确纪(工)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业务以外工作,保障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履行职责。将全区乡镇(街道)划分为25个片区协作组,建立班子成员+监督检察室+乡镇(街道)纪(工)委的监督联动机制,完善乡镇(街道)纪(工)委职责一览图,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等工作流程图,推动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下沉,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兵团作战”的转变。
2022年以来,全区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公室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35人,立案165件,处分139人,全部突破“零立案”。
注重平台建设 架设基层监督“探头”
基层监督难,难在监督力量薄弱、人情干扰较多。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工作要求,率先在呼玛县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建设,未建设平台的6个县(市、区)借鉴呼玛县试点经验,积极与职能部门联系,收集与基层小微权力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等各领域事项及流程图,完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事项清单,形成投诉、受理、转办、办理、审核、答复、评价的闭环业务流程,建立高效顺畅的业务协同机制。
全区7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已梳理录入六大类300余项监督事项,并全部开通群众举报端口,正式上线使用。其中4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已在平台内添加“12388”网络举报地址,使两个平台有效结合,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监督渠道。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54561人次、受理投诉168件、已办结159件,群众满意率92.77%。
责任编辑:佟宪鹏
审核:刘海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即时新闻
更多>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