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高健 记者 石启立)入伏后的哈尔滨市持续高温,7月24日凌晨3点,气温并没有想象中的凉爽,在哈站的铁道线上,侯鑫宇正蹲在铁轨的道岔旁,一手拿着螺丝刀,一手拿着对讲机核对设备数值,豆大的汗珠正从他的额头上滑落。
今年26岁的侯鑫宇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哈尔滨信号车间客场二工队的副工长,他所在班组承担着哈尔滨站信号设备的检修养护任务。每天的凌晨3:00到4:30,他都会和9名工友穿梭在一排排铁轨间,伴随着晨光与脚踩砟石的声音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哈尔滨信号车间二工队职工对道岔转辙机进行养护作业 陈国摄
哈站是京哈铁路、滨绥铁路、哈大高铁、哈齐高铁、哈牡高铁等多条国家级铁路干线的起点或途经站,作为东北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日均经停列车超300列,承担大量旅客集散和货物中转任务,支撑着黑龙江区域经济流动。
“白天钢轨受热膨胀,可能导致轨缝缩小甚至变形,影响信号设备的电气参数。”侯鑫宇一边用扳手紧固道岔,一边解释道,“暑运客流大,列车运行密度高,只有凌晨的这段时间留给我们检修养护,必须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万无一失。”
哈尔滨信号车间二工队职工对道岔辊轮进行调整 陈国摄
本该是东北最凉爽的凌晨,今年却闷热异常。只是走到作业地点,工友们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他们每天要检查近千个螺丝螺母,行走上万步,在高温炙烤过的钢轨间来回穿梭。
工长薛铁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指着设备说道:“在夏天,铁轨上的温度能达到40多度,金属部件受热可能导致电缆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引发信号中断,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列车的正点运行。这些接头的检查可马虎不得。”
侯鑫宇与工友正在对道岔杆件螺丝进行检查紧固 高健摄
伴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铁轨上的温度也在攀升,阳光开始变得毒辣。4点28分,“道岔全部测试良好!”当对讲机里传来最后一句确认的声音,侯鑫宇长舒一口气,摘下遮阳帽,湿透的头发紧贴额头,他和工友们身上的工装也早已被汗水浸湿,有的人背上还留有之前干活后,阳光晒出的盐霜。
远处,一列火车鸣响汽笛,缓缓启动。首班列车即将载着数千名旅客,驶过他们刚刚检修过的轨道,奔向远方。
责任编辑: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