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即时新闻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46 来源:黑龙江网

  近日,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组织青年学生分赴双鸭山、密山、同江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服务乡村振兴、开展爱心支教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家国情怀润初心,信仰铸魂育新人。各实践团队创新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深植青年心灵。“青年先锋志愿行”社会服务践行团在双鸭山抗联密营遗址开展沉浸式情景思政课,通过敬献鲜花、微宣讲等活动传承抗战精神;“沃野青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密山老航校纪念馆,拜访抗美援朝老兵,深入挖掘抗战精神内涵,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主题宣讲活动,让红色故事与革命精神在基层广泛传播;“情暖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在繁华社区开展主题思政课,通过讲述爱国主义故事,帮助中小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使命,激励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各团队还通过组织观影、手抄报创作、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实地参观、情景体验中深化家国情怀,以精神传承赋能青春担当,让青年学子在红色基因浸润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将“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守护青山凝绿意,践行理念绽芳华。学院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凝聚青春力量。“青年先锋志愿行”社会服务践行团在双鸭山集贤县七星山森林公园和饶河县小南山公园开展环保志愿服务。队员们通过垃圾分类清理、环保知识宣传等行动,用实际行动美化公共环境,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在密山兴凯湖博物馆参观期间,“沃野青行”乡村振兴促进团系统了解湿地保护的显著成果,直观感受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效,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认知。

  深耕沃野助振兴,青春赋能新图景。学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沃野青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密山白鱼湾镇开展助农直播活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化身“新农人主播”,凭借跨文化传播技巧推广当地鱼皮画非遗产品,直播间观看量突破万人次,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团队深入密山多个村镇,实地考察智能农业大棚、白鹅养殖基地、“鸭稻共作”生态农场等,调研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还走进蔬菜集散基地,了解农产品流通体系,为优化销售渠道建言献策。

  志愿服务显担当,暖心关怀传温情。各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让志愿精神在温情服务中传递。在双鸭山集贤县、饶河县敬老院,“青年先锋志愿行”社会服务践行团的队员们精心准备《我的祖国》《甜蜜蜜》等经典歌曲文艺演出,与老人亲切交谈,临别时老人的不舍目光,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让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幸福与“被需要”的价值。在密山知一村,“沃野青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为独居老人清扫庭院、整理房间,送去温暖关怀。

  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共育促成长。学院聚焦“教育帮扶+思政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与育人需求深度融合。“情暖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在同江市繁华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服务,精心设计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及音乐、美术、素质拓展等课程,通过《我爱你, 中国》手势舞教学、情绪脸谱制作等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实现寓教于乐;“青年先锋志愿行”社会服务践行团走进双鸭山多所中学,举办10余场学习经验分享会,耐心解答高中生在学业上的困惑,并建立后续联系以持续提供学业支持。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专业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成长赋能”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们在基层一线既锤炼了实践本领,又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和理解。未来,学院将以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沃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乡村振兴和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让青春在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记者 徐楠)

责任编辑:杨卉松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