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悟和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勇担时代责任,7月3日,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传承北大荒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在指导教师龙爽、邢炜真、葛阳阳带领下,启程奔赴北大荒精神诞生地——密山市,开展为期三天的沉浸式社会实践。
密山,是黑土地上孕育锻造北大荒精神的原点。1958年,王震将军在此点燃“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把荒火”,十万转业官兵、知识青年扎根荒原,铸就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实践团怀着崇敬与期待,身着统一服装,高唱红歌踏上征程,旨在通过“脚步丈量历史、劳动淬炼初心、创新赋能传承”,做北大荒精神的“寻根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实践内容丰富,聚焦精神传承与时代担当
沉浸研学,触摸历史脉搏:团队深入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王震将军纪念馆等红色场馆。通过一件件垦荒文物、一帧帧历史影像,成员们深刻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访谈垦荒老兵,聆听“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故事,队员们对北大荒开发史有了更鲜活的认识,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油然而生。
国门宣誓,厚植家国情怀:在密山口岸国门,这座中俄边境的象征前,实践团开展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国门、界碑,成员们直观感受到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庄严。在国门下举行的升旗仪式、爱国诗歌朗诵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守护生态,践行绿色理念:实践团前往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调研,实地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北大荒的生动实践。成员们积极参与“净滩行动”,清理湖岸垃圾,并在沿途布置亲手制作的“环保提示牌”,以微薄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航空报国,汲取奋进力量:在承载着光荣历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老航校纪念馆,队员们深刻领悟了老航校的创业精神。围绕“航空报国”主题,团队组织了学习讨论会,分享感悟,激发科技报国的志向。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密山“从荒原到粮仓”的史诗级变革以及作为“中国航空事业摇篮”的光辉历史,极大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实地走访密山市的发展成就,让青年学子们对红色文化赋能城乡发展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强化了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使命担当。
“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迁徙,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升华。”指导教师龙爽表示,“同学们在实践中应用专业知识,发挥所长,进行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这正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体现。”队长王亚冰和队员们纷纷表示,北大荒精神将激励他们不断拼搏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董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