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13 19:21 来源:黑龙江网
在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聚焦“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背景下,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以下简称“哈一专”)新院区于10月12日正式启用。这座坐落于道外区水泥路与三环路交会处的“精神健康新地标”,占地面积9.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9万平方米,以“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为核心战略,精准覆盖不同人群的精神健康需求,标志着黑龙江省精神卫生事业从“基础服务”向“精准化、专业化”转型。
新院区:锚定四大中心发展方向,构建全人群服务体系
走进哈一专新院区,明亮通透的门诊大厅、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与传统认知中“压抑的精神专科医院”形成鲜明对比。以“全周期服务”为核心逻辑,将13.19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科学打造为四大特色中心,构建覆盖“老年-青少年-成年-康复期”全周期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填补区域内特定人群精神健康服务的空白。
“老年精神医学中心”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精神健康需求,将重点发展认知障碍诊疗、老年抑郁干预及长期照护支持,计划联动社区养老机构形成“院-社-家”协同服务模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趋势,以校园心理干预、亲子关系指导为核心,打造“筛查-干预-随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链;“睡眠医学与健康促进中心”则瞄准现代人睡眠障碍痛点,整合睡眠监测、干预治疗与健康科普,提供一站式睡眠健康解决方案;“康复与社会回归中心”打破“出院即断联”的传统模式,重点推进生活技能培训、社会适应指导及就业帮扶,帮助患者平稳回归家庭与社会。每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高效联动,形成覆盖“心理健康筛查-疾病诊疗-康复回归社会”的完整闭环。
义诊暖民心:多学科联动,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新院区启用当天,一场主题为“启航心灵港湾,健康守护爱无疆”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义诊同步开展。上午8时30分,门诊楼前的义诊专区已排起长队,13名来自精神科、心理科、心内科、超声科的专家组成“诊疗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与检查服务,多学科联动的模式满足了市民“一站式”健康需求。
市民李女士带14岁女儿咨询厌学、失眠问题,专家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给出干预建议;72岁的刘大爷因长期睡眠障碍就诊,不仅获得精神科诊疗指导,还免费完成甲状腺超声检查,排查基础健康隐患。据统计,义诊共服务200余人次,解答情绪调节、疾病防治等疑问300余个,发放《心理健康科普手册》500余份,同时推广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451-82480130),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服务。
义诊现场还设置了公益宣传区,医护人员向市民发放《心理健康科普手册》《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等资料500余份,同时推广哈尔滨市心理援助热线(0451-82480130),“这条热线24小时开通,不管是自己有情绪困扰,还是想帮家人咨询,都能随时打电话,我们有专业人员接听。”医护人员向过往市民介绍。据了解,本次义诊是哈一专“公益服务常态化”的缩影,未来医院将不定期开展社区义诊、公益心理健康科普讲座,让优质精神卫生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
擘画新蓝图:扛起民生使命,助力“健康中国2030”落地
哈一专新院区的启用,不仅是医院的“跨越”,更是哈尔滨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省内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哈一专多年来始终坚守“守护百姓精神健康”的初心,近五年累计接诊患者18万人次,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200余场,培养精神专科人才120余名,为区域精神卫生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院区启用是服务升级的起点。”哈一专院长、党委副书记武金玉介绍,医院已制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聚焦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推出一系列精准服务举措,还将扩容心理援助热线团队,确保24小时高效响应群众需求。
国家卫健委2025年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5-2030年)》提到,全国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因地域、气候等因素,需求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哈一专新院区的投用通过“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体系,补齐了民生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短板。正如武金玉院长所说:“我们希望新院区能成为冰城百姓的‘精神健康港湾’,未来我们会继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让‘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念落地生根,为筑牢‘幸福龙江’健康防线、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哈尔滨落地见效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徐楠)
责任编辑:张宇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