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元素出圈博创赛 “最强大脑”纷纷打卡

发布时间: 2025-10-26 20:31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记者 白林鹤 石启立)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开幕。总决赛期间,将同步举办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黑龙江省成果转化展馆设置了航天产业、能源安全、装备制造、粮食安全、科研成果转化五个展区,充分展示龙江科技的实力,引来众多参赛博士后打卡。

  博士后纷纷打卡龙江展馆

  “我闻着米饭的香味就过来了”,参加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选手张某说,早就听说了黑龙江大米好吃,今天终于尝到了,味道果然名不虚传。参展大米研发团队的博士后刘佳俊介绍,这款大米是他们的核心产品,它可以有效解决血糖快速升高的问题,让糖尿病和糖高人群能吃得上这碗软糯香甜的优品粮。除了品尝米饭,黑龙江带来了大米冰淇淋,试吃窗口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张某说,黑龙江能把大米开发成这么好的延伸产品,证明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在农业科技方面发展的速度之快。

  黑龙江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任,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此次展出了黑龙江主要粮食农作物种子,既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优质水稻种,也有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的优良玉米种,还有籽粒饱满、营养丰富的特色大豆种,全方位展现“中华大粮仓”的种业实力与粮食生产底气。

  “火星国旗展开系统”展示航天力量

  在黑龙江展馆航天产业展区,“火星国旗展开系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驻足。“火星国旗展开系统”,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中国国旗锁紧展开机构,历经202天地火转移轨道飞行和93天环绕探测,飞行4.75亿公里后,于2021年5月15日在“天问一号”着陆器上成功完成了中国国旗可控动态展开,这也是国际首次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在深空探测工程中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智能材料及其航天器结构的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前列。

  在该展区,还展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模型以及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直观呈现中国运载火箭家族的硬核实力与发展脉络。

  五大展区尽显龙江力量

  黑龙江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展馆,共设置了五大展区、五大主题互动。通过模型、图文展示与主题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让他们了解到黑龙江省多措并举吸引人才的决心和成果。

  除了设置粮食安全展区和航天产业展区,黑龙江还设置了装备制造展区,展出中国一重研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这是我国首批国产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核心设备,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具备完整自主创新能力与全产业链优势,其关键技术保质量、提性能、缩周期,为能源装备自主可控筑基,彰显高端制造实力;哈飞集团研发的AC312E双发多用途直升机,这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标志着高端航空装备自主化实现关键突破。

  在能源安全展区,黑龙江展示了博士后群体在大庆页岩油开发中实现关键突破,东北石油大学博士后团队参加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研发的“压裂—增能—渗吸一体化技术”获国赛银奖,推动古龙页岩油采收率提升5个百分点。还有博士后团队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页岩油开发,1500组核心参数精准计算,形成12项发明专利,为石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智能+”的强劲动能。

  在科研成果转化展区,用图文展示了黑龙江大学博士后团队自主选育的加工专用黄瓜新品种“娜莎”,兼具高产、抗病和加工适配三大特性,相比目前主栽培品种“阿蒙”,其产量提高30%,种子成本下降56%,成功打破国外种源垄断,保障产业链源头安全;还有面向航天航空极端环境需求,聚焦于低温等离子体诱导致密化涂层技术与装备研发的科研项目;面向航天航空等关键部件动态在役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需求,瞄准其中关键部件激光器的国产替代目标的科研项目。

  同时,通过我与大赛同框、为全国博创赛打CALL、龙江大米Gelato(大米冰淇淋)、国内首款中GI大米品鉴、特色文创好物鉴赏等五项主题互动,让黑龙江展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姚楠

审  核:刘海龙

统  筹: 张宇

监  制: 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