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 > 龙江

淘非遗“宝贝” 体验传统文化 逛中俄非遗市集才算不虚此行 发布时间: 2025-07-26 18:07 来源:黑龙江网

  鱼皮画、满族民间剪纸、俄罗斯陶艺......7月25日至7月28日,为期四天的中俄非遗市集在黑河商会广场火热开市,中俄多种非遗手作产品悉数亮相,通过“展、演、销、体验”相结合的模式,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步入中俄非遗市集,耳畔传来阵阵激扬地俄罗斯巴莱莱卡琴声,是此次非遗展演的精彩节目之一,来自俄罗斯的演奏者德米特里手握琴身,娴熟的展示这门独特的演奏技艺。他介绍,巴莱莱卡琴是俄罗斯音乐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辨识度高,有别具一格的音色特质。“我玩巴莱莱卡琴30多年了,目前在中学教授这门课程,这也已经是第十余次来参加中俄非遗市集,音乐是可以跨越民族和时空的语言,非常高兴再次来到这里,用音乐与中国友人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俄罗斯的民族乐器。”

  伴随激扬的音乐声,人们漫步穿梭在各类中俄特色非遗展位,为自己和家人挑选礼物。在满族民间剪纸展位前,身着民族服饰的满族民间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齐英与女儿正在进行剪纸技艺展示,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市民驻足观赏。“我们正在创作的是一只蝴蝶和一个‘寿’字,黑河的地图是蝴蝶形状,我们常说蝶舞黑河,‘寿’字在中国有吉祥的寓意,通过剪纸作品为此届中俄文化大集送去祝福。中俄文化大集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方闪亮的舞台,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鲜活呈现。俄罗斯人对咱们的剪纸技艺非常喜欢,有很多俄罗斯的青少年体验我们的剪纸技艺。”此次齐英共带来100余幅作品,包含钥匙扣、摆台等满族剪纸的衍生品和非遗文创产品。

  同样人流如织的还有黑河礼物展位,这是黑河礼物的首次亮相,凭借高品质、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在中俄非遗市集“C位出道”,圈粉中外游客争相购买。黑河礼物总经理周广宇拿起展位上最亮眼的“黑河马”介绍,“这是黑河特有的物种黑河马,2024年曾被宣布‘灭种’后,被重新找回,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我们以黑河马为原型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原创IP产品,并融入五大连池火山等具有黑河特色的设计元素。我们的产品品质高,价格亲民,首次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前来购买。后续我们还将与省级非遗传承人陶丹丹合作,开发桦树皮、鱼皮等手工非遗产品,使‘黑河礼物’成为展示魅力黑河的‘名片’,让更多人感受黑河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距离黑河礼物展位不远处的鱼皮制作技艺展位,一幅幅精美的鱼皮画和鱼皮文创产品十分亮眼夺目,省级非遗项目“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闫思婷正在为游客介绍她的压箱底宝贝,“这两幅鱼皮画《熊猫》和《熊》是专门为中俄文化大集“量身定制”的,这些杯垫、扇子等小物件是鱼皮画的衍生品,很受年轻人欢迎。老手艺不能只躺在博物馆和书本里,得跟现代人的生活搭上线,我们把传统的鱼皮技艺与现代审美和日常生活相融合,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更有助于弘扬传承非遗文化。

  来自齐齐哈尔的游客赵女士看到鱼皮画后不禁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一家三口来黑河旅游,在网上得知中俄非遗市集就过来逛逛,想让孩子多了解体验非遗文化,没想到有这么多令人震撼的非遗工艺品,准备带一些回去送家人朋友。”

  在中俄非遗市集不仅能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技艺,还能欣赏到远道而来的俄罗斯非遗工艺品。木雕陶艺、黏土、羊毛毡制品等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不出国就能体验到纯正的俄罗斯非遗文化。在非遗互动体验区,非遗圈福记、梦想纸飞机、趣味投壶等国潮感十足的趣味游戏,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市民争相打卡参与。

  黑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王书博介绍,本届中俄非遗市集共设置7大板块,55个展位,邀请省内13家非遗项目、黑河地区32家非遗项目及俄罗斯8家非遗项目,是历届以来投入最大、参展量最多的中俄非遗市集,还首次引入数字非遗。此外,6月2日至8月30日,在黑河市工人文化宫持续开展非遗进消费街区活动。此次活动让古老的技艺重新焕发活力,走进大众生活,促进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展示展览体验的形式拉动消费。通过搭建中外非遗文化交流平台,让非遗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记者 韩俏)

责任编辑:姚楠

推荐新闻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