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长安街

发布时间: 2025-09-04 11:53  来源:黑龙江网

  “快看快看,民兵方队过来了!”9月3日上午,黑龙江边检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机关礼堂内,民警汪丽霞眼眶微湿地凝视着大屏幕上九三阅兵活动直播,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画面。当分列式上民兵方队出现在屏幕上时,她身体前倾,瞪大双眼努力在整齐划一的方队中寻找女儿杨雅淇的身影,脸上难掩兴奋与激动。

  “这次受阅又圆了雅淇一次迷彩梦。”民兵方队步履铿锵正步通过天安门广场后,汪丽霞向同事介绍,女儿杨雅淇从小受父母影响憧憬军旅生活,2022年3月,她在考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二年就申请参军,进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服役2年,退伍返校后,脑海中依然怀念着部队,期盼有一天能穿上迷彩重返训练场。

  “妈妈,学校问我想参加九三阅兵活动不,我要报名!”2025年2月10日,正准备趁寒假去南方旅游的杨雅淇迎来一次圆梦机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武装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她,今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学校正在参与选拔推荐民兵方队受阅队员。

  “我和爱人都是服役近30年的退役老兵,非常理解女儿的梦想。”在汪丽霞夫妻支持下,杨雅淇退掉机票,第二天就飞抵学校参加体检,经过后续各级层层近乎严苛的淘汰选拔,最终成为民兵方队受阅方队一员,于4月底进驻北京阅兵训练基地开展集训。

  当兵时,杨雅淇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由于176厘米的身高影响匍匐前进训练,她就主动加时训练,即便膝盖青肿流血也不在乎,直到赶上战友的训练速度。如今,她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带到了阅兵训练基地。

  “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不仅是对生理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磨砺。”杨雅淇介绍,阅兵训练标准极为严苛,是一场对体能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她从春寒料峭坚持到盛夏酷暑,经历了长达数月的封闭式训练。

  每天清晨早早起床训练,直到夜幕深沉才上床休息,十多个小时中,除了短暂的用餐和休息,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训练中度过,发髻和衣服一拧就出水,滚烫的步枪背带隔着衣服将皮肤烫得红肿……方队有个规矩,队员每次站立训练都要至少坚持一个多小时,晕倒就要变为预备队员,杨雅淇琢磨出了“掐腿止晕法”,每次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狠狠掐下大腿,让自己精神起来,就这样,她虽然没有当过预备队员,但腿上却时常青一块紫一块。

  为了阅兵时动作不走样,方队要求队员在训练时要做到枪线、上手线、下手线、帽线、下颌线和脚线“六线齐”,杨雅淇和队友们往往会在一个动作上无限度地反复练习,直至稳固定型。因为训练强度大,她的手脚磨出了水泡和硬茧,却从不叫苦叫累。这次进京参训,杨雅淇瘦了整整15斤。

  “训练确实很苦,但我‘抗造’(适应能力强)。”疲劳时,杨雅淇偶尔也会在微信上和汪丽霞简短沟通。汪丽霞在支队负责警务保障,忙碌工作之余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女儿,鼓励她坚持住。杨雅淇则告诉妈妈,“为了天安门前短暂的完美亮相,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次受阅,毕生荣光。几个月的汗水和伤痛,最终凝聚为杨雅淇最难忘的光荣一刻。9月3日上午,当雄壮的音乐响起,杨雅淇与队友们昂首挺胸站立在长安街上,依靠千锤百炼的肌肉记忆,精准迈出每一步,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阅兵活动结束,汪丽霞拿出手机,给女儿发去了一条信息:“你是我的骄傲,期待你平安归来。”(李树明 记者 石岩松)

责任编辑:董雪婷

审  核:刘海龙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