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保障“北气南下” 国家管网为四亿人守护温暖

发布时间: 2025-10-23 15:42  来源:黑龙江网

  “冬季保供重于千钧,绝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疏忽!”10月22日8时,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黑河作业区主任马宁在早班会上得知,站内电伴热系统全面检测完毕后,仍有一处管线持续轻微振动。他当即决定:“咱们再从头到尾捋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坚决不让隐患过冬!”

  此时,江南尚流连于晚秋暖意,而地处北国边境的黑河,气温已跌破零下7℃。

雪后的黑河作业区

  作为“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的国门首站,黑河作业区日均输气量达1.09亿立方米,关系着下游四亿多居民的冷暖。一场全站排查随即展开。从管线到阀门,从仪表到伴热带,马宁带队迎着凛冽寒风,一寸一寸地检,一遍一遍地测。“保供不是口号,是实打实走出来的、查出来的。”他说。

  7小时攻坚与四轮测试

  压缩机是输气系统的“心脏”,更是冬季保供的重器。早在9月18日,黑河作业区就启动了压缩机组深度维保。

  那一晚,站控室里灯火通明,工程师李志远守在屏幕前,眉头微蹙。“第三次配重块安装完成,准备第四次启机测试!”对讲机里传来他沙哑而沉稳的声音。

  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像不安的心电图。连续奋战近7小时,他双眼熬红,却仍目光如炬。直到屏幕上压缩机励磁振动偏高的数字终于回落到安全区间,他才长长舒了口气,轻声说:“这下,心里有底了。”

  作业区压缩机房里,国产20兆瓦级离心式压缩机运行平稳、高速同步电机运行平顺,变频器精准控速……正是一次次实验和一组组数据,交出了我国首条长输天然气管道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安全平稳运行近2200天的“保供答卷”。

员工在压缩机厂房巡检

  极寒中的“暖科技”

  这个冬天,黑河作业区又多了一件“御寒利器”——由职工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仪表保温箱。

  在黑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仪表液晶屏常被“冻僵”,影响数据读取。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业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展开实验、多次方案革新,最终研制出适用于极寒地区的仪表保温箱,可提高箱内温度10℃以上,该保温箱已获专利,有效保障了室外仪表设备的稳定运行……

  “咱们自己动手,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心里特别踏实。”90后工作室带头人谢一辉笑着说。

创新工作室成员研讨方案

  守护气脉的铁军传承

  在北纬50度的冰原上,车辆常常寸步难行,管道巡检只能依靠双脚。“每一步都得踩实,不然就陷进雪窝。”管道工程师王佳良和赵宏图揣着灌满滚烫姜茶的保温壶上路,可没等喝上几口,寒意就已浸透壶壁。

  一路上,两人仔细排查出十余处地面标识损坏。他们在管线上方的小路上相互搀扶,缓慢前行。遇到印迹模糊的标志桩,王佳良便弯腰,从怀里掏出捂得温热的记号笔重新描画,赵宏图则举起望远镜,仔细检查沿途陡坡与水保情况。道路湿滑难行,近3公里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

雪后巡线

  皑皑风雪路,橙衣守国门。这是黑河作业区冬季工作的一个简单缩影,一身橙装,一颗丹心,在极寒冰雪中书写更多守护万家烟火的生动篇章。(记者  王忠岩)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