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 见实效!黑龙江 2024 年优良水体比例达 84.4% 松花江连续三年水质优、17 条河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

发布时间: 2025-10-23 16:04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水是生命之源,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黑龙江省在改善水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10月23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回答相关问题。

黑龙江日报  李鹏举

  陈威介绍,“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围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这一主线,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4.4%,较2021年提高12.5个百分点,较2016年提高29.6个百分点,今年1至9月份延续了这一持续改善向好态势,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2%,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五年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聚焦水环境突出问题,狠抓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在具体措施上坚持“五水共治”:

  一是稳定优化“干流水”。为系统保护好“母亲河”松花江,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加密松花江流域重要点位监测,定期分析研判水质变化趋势,并严格实施整改落实、原因查明、责任追究“三同步”机制,对于超标或风险断面,对上游5公里和下游1公里沿线进行排查整治。2022年以来,松花江干流10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优等级。

  二是加快改善“劣质水”。针对一些水质不稳定、不达标的重点水体,邀请国家专家团队深入研判分析,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实施网格化监管和常态化交叉执法。2021年以来,这些重点水体水质不断改善,蜚克图河稳定退出劣Ⅴ类,安肇新河、肇兰新河、少陵河实现阶段性消劣目标。

  三是严密守护“水源水”。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突出抓好源头管控,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规范整治和保护区评估,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检查,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四是常态治理“身边水”。记者朋友们都深知,人民群众往往最关心的就是身边的“小微环境”问题,而黑臭水体就是百姓心头的“烦心事、闹心事”。“十四五”以来,开展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全覆盖检查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大家熟悉的哈尔滨何家沟,通过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网格化监管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的华丽蝶变。

  五是长效监管“排口水”。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历时3个月,开展了以松花江干流为重点的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建立了“县区周巡查、地市月核查、省级季抽查”和“局长查现场”的常态管理机制,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率达100%,整治率达97%,从源头上切断污染传输。

  陈威还介绍了黑龙江美丽河湖的情况,目前,黑龙江省已有17条(个)河湖(水库)被认定为省级美丽河湖,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于去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十五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制定保护目标,共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让人民群众对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可见可感可及。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