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23 20:47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刘贺 记者 王可欣)当前正值秋季森林防火高火险期,龙江森工集团充分发挥无人机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烟雾的科技优势,在广袤的龙江森工林区编织着一张看不见的“智慧防火网”,无人机群的参与,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森林防火模式。
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组建了23支无人机中队,配备固定翼、大中小型旋翼机共366部,在防火防汛关键区域、重点区域部署的28处无人机机场,实现了无人机的“自主作业”,形成了“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空中巡查力量。仅今年上半年春防期间,无人机作业总次数达到4420次,作业总时长2705.98小时,作业总里程45936.571千米。
“固定翼无人机凭借长航时优势,可对大面积林区进行远距离巡航监测;中小型旋翼机则灵活机动,适合对重点区域进行近距离抵近侦察,实时回传高清图像。”据集团森林防火部工作人员介绍,“无人值守的机场可自动完成无人机的起飞、巡航、充电、数据传输等流程,在设定航线内进行常态化巡查,遇到火情时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侦察,极大提升了巡查效率。”
自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以来,绥阳局公司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护,实现对重点区域的远程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护不仅能够深入工作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还能快速发现异常烟点,为早期预警和快速处置争取宝贵时间,有效提升火源监测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实战能力,打造一支人人会操作、人人能实战的无人机铁军队伍,东方红局公司采用理论筑基+实操强技”的复合教学模式,对无人机操作人员详细培训操作规范要求、飞行流程、日常工作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科学指导学员们进行起飞降落、姿态控制、定点悬停、应急处理等多种科目练习,让科技力量在森林防火中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通北局公司则充分发挥无人机空中优势,组成无人机编队进行空中巡查,填补卫星视角下的细节空白,并将林区的火情、人员活动等动态第一时间传回指挥中心。同时,地面14座瞭望塔与8个防火检查站如同防火“神经末梢”,与无人机、指挥中心三者联动,实现协同作战、智能分析,让森林防火进入实时监控时代。
“以前巡护员背着干粮翻山越岭,一天最多走十几里地,遇到深山沟谷还得绕路。现在无人机一飞,两小时就能把整个林场施业区巡个遍,数据实时回传,哪儿有异常马上预警。”通北局公司指挥中心技术人员道出了巡林模式的巨变。
如今,龙江森工集团正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持续完善 “空天地人” 一体化防火监测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推动林区防火工作从“人防为主”向“人防 + 技防”转型,更为守护龙江绿水青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助力新时代林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龙江森工集团将加快建设国有林区最大规模无人机管护群,试点开展重载无人机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验证,通过新设备、新系统、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持续深化科技赋能,让“空中防线”更坚固,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张泽国
审 核:董雪婷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