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十四五”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发布时间: 2025-11-26 20:57  来源:黑龙江网

  黑龙江网讯(记者 董雪婷)11月2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围绕黑龙江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作专题发布。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昊光就“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回答了记者提问。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昊光(摄影 李鹏举)

  贾昊光介绍,“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协同努力下,黑龙江省“十四五”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用支撑。

  政府诚信履约机制逐步完善,政府履约践诺意识全面加强。建立政务诚信承诺机制和公开公示机制、合同履约监管机制、政务信用记录制度,将107.8万条合同信息纳入日常履约监管,归集公示政务承诺信息16.53万条,记录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政务信用信息17.42万条。编制《黑龙江省公务员诚信教育培训教程》,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核查公职人员信用状况11.25万次。

  公共信用基础设施迭代升级,信用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效提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国家和13个市(地)信用信息平台纵向联通,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跨部门横向贯通,归集各类信用信息22.37亿条,形成全省信用“数据枢纽”。

  积极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完善黑龙江省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全覆盖,272万家经营主体被评为B级以上,占全省经营主体的81.14%。在政府采购、文化旅游、住房建设、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等领域全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根据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减轻守信主体负担。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完善,信用修复更加快捷高效。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省级守信激励措施清单,全省各地各部门认定守信激励对象84.1万个。全面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编制发布黑龙江省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黑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自动化核查失信信息479万次。组织实施“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行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探索跨区域信用修复协作机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完成信用修复2.05万件。

  打造全国一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充分释放。统筹全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行“信易贷”,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化服务。全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累计入驻经营主体196.79万户、金融机构2124家,累计发布金融产品1979个,累计融资放款12.93万笔、融资放款总额2539.1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0.3万余家。

  创新探索建立“信用+”应用场景,赋能惠民便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在全国率先推行“码上诚信”,为全省235.99万家经营主体赋码,引导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向社会公开亮码,消费者扫码查询信用状况达448.12万次。开展“信用代证”改革,为全省2782家有证明事项需求的经营主体出具专项信用报告6559份,替代出具证明14.95万次。编制“信易+场景”应用清单,逐步建立“信易游”“信易购”“信易医”等信用体系惠民便企长效机制。

  贾昊光表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科学谋划黑龙江省“十五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持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龙江全面振兴提供更强劲的信用动能。

责任编辑:张宇

审  核:张宇

统  筹:张宇

监  制:曲立伟

微信
手机版
抖音
快手
视频号